散户不单单是一个资金量的概念,即使拥有数百万资金,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单打独干,也仍然属于散户。
而机构则不同。机构有一个班子,有一定的组织方式(研究、操盘、融资、风险监控等各有分工),有相应的技术设施和技术手段(这主要体现在风险预警上)。可以说,散户与机构在专业水平和技术装备上,不可同日而语。
散户的劣势与优势散户难以获知的信息包括:上市公司的业务状况、财务状况,重组方案及其进展;行业政策异动;市场规则异动;机构选择股票意愿的主要趋势,等等。资金量小,买卖量不大,很容易成交套现。
劣势:1、股市风险的主要表现为信息风险。
尤其严重的是,股评人士或者被机构所左右,或者自身研究分析水平有限,所发表的股评不严谨,不严肃,做出的“指向”依据不足,往往误导散户。一些无效的甚至扭曲的信息满天飞,这对散户是极为不利的。
2、资金量小,难以实现规模效益。一旦被套,融资自救也很困难。基于这个根本性的原因,散户运用一些金融技术手段的空间几乎为零。
3、决策机制、制约机制比较差。由于散户投资基本上自己说了算,而缺乏相对严谨的决策系统,并且疏于制约。
在信息本来就不太灵通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带有明显的偶然性。即使亲戚、朋友可以提醒、帮助,也很难逃脱简单决策的路子。就算亲戚朋友有特殊信息来源,因而“帮助”了决策,这也谈不上是科学决策。
同样,亲戚朋友也可以对散户决策发挥制约作用。但这种制约毕竟不是公司制度下的相对硬性制约,而带有更多感情色彩。散户天然具有上述劣势,但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1、进出比较方便。大资金介入、退出一只股票,需要精心选择时机,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而散户资金量小,买卖量不大,很容易成交套现。2、散户不必为利润计划、融资等问题发愁。散户只对自己负责,不用向上级汇报,也不用完成什么硬性指标。虽然难以融资是个劣势,但也不必为借钱的成本而担心。
3、散户受政策保护。机构资金量大,不仅进出不便,而且其进出对股价波动影响很大,常常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关注可能招致批评、罚款,严重的可能会受到行政、刑事处罚。而散户不必担忧这类情况的发生,获利即可落袋为安。
这样几点分析还不是十分详尽,但已经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认识:散户的优势、劣势都在于“散”和“小”。
机构的劣势和优势资金量大,进出不便。投机操作容易闯入监管者的视野。机构逃避监管的办法之一,就是用个人名义开出多个帐户,这其实是在借用散户的优势。机构信息渠道畅通,可以同政府部门、经济学界、大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络渠道,加上其研究人员具有专业功底,具有把握大政方针、行业政策以及行业景气度、企业内情等的比较优势,判断力优于散户。
劣势:1、有经营任务目标,有债权人和股东的压力。为了完成经营任务,为了让债权人和股东满意,机构只能拿出象样的业绩来。而机构众多,互相之间有比较、有竞争,其经营压力就更大。
2、要付出管理成本。任何一个机构投资者,都要在场地、人员、经营等方面投入资金,付出成本。而那些属于国营性质的机构,管理成本会更高。
3、资金量大,进出不便。随着市场的深入改革和发展,管理层对机构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机构用各种方式掩盖自己的问题,逃避监管,但比较而言,机构仍处在明处,而散户在暗处。机构逃避监管的办法之一,就是用个人名义开出多个账户,这其实是在借用散户的优势。
优势:1、研究力量雄厚。多个大脑胜过一个大脑,这是不用讨论的。比较成熟的机构往往对大政方针、行业政策、上市公司内情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看好某只股票的“理由”也就相应充足,市场认同程度会比较高。即使做庄,也比较“顺理成章”。
与此相关联的,是信息渠道畅通。
2、资金雄厚,融资能力强。正是由于其研究力量强,能够引导理念,从而赢得舆论认同,其再融资渠道也就畅通。
3、媒体重视。由于机构在市场中的作用很大,媒体十分重视机构所做出的研究判断,经常对其加以报道,他们的意见就可以对市场产生直接影响。
4、跑道优势。(略)要不要与庄共舞股市的最首要特点是风险性,其他特点都排在这个特点之后。散户面前除了信息风险,还有违规风险。机构不会把自己的操作密笈全盘托出,假消息应运而生。
买卖股票实质上是在买卖上市公司的现时质量和预期。重组潜力和前景也是衡量质量的标准,一切买卖都应以上市公司价值为中枢。机构对市场的影响很大,这是正常的。
违规操作可以导致股价波动,但股价波动背后不一定都是黑幕重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能期待把违规问题完全消灭,重要的是要注意防范“违规风险”。
2001年前后,中科创业、亿安科技、生益科技等庄股都出现抽资问题,连续跌停,有人因此就说,“股市要告别庄股时代了”。如何看待做庄?如何看待机构投资者市场运作的前景?这些成为散户面对的焦点问题。
1、散户最大的禁忌。股市的最首要特点是风险性,其他特点都排在这个特点之后。为了追求快富暴富,忽视甚至忘记了风险,是散户最大的禁忌。
除了前文所说的信息风险,还有一条是违规风险。发现某支股票存在违规炒作问题,但仍去“火中取栗”,这就是在冒违规风险。
2、理智分析与透视庄家。大资金介入一只股票,决不会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要下一番工夫去考察了解上市公司,发现其“卖点”,并适当地参与组织上市公司资源,包装其“卖点”。
散户如果过于迷信一些“庄家成本”之类的分析,而忽视甚至放弃对上市公司“卖点”的研究,则随时有可能失控放大投资(投机)风险。即使根据各种技术指标分析选股获得了一些收益,但其忽视基本面分析的风险也丝毫不可低估。
事实上,庄家持股成本并不是都能够计算得出的,有些股票软件分析系统的销售商为牟取暴利,过分夸大其功能,大多是不可靠的。很多成功的投资者都同意这样一个观点:真正有价值的技术是不会卖的。
任何电脑分析软件,都是为了服务人的大脑,而人的大脑,要承担透视庄家的重要任务。在寻找判断大资金介入一只股票的时点时,首先要问: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买进?公司基本面情况如何?机构寻找的是什么“卖点”?行业背景是否支持这些“卖点”?这些“卖点”能保持多久?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并不简单,但研究过之后,还是可以有一个大略的答案。这就是透视庄家的基本功。
3、小道消息可以用,但风险也很大。不少散户不愿意去分析,也有不少散户认为,没有条件去做这样的分析,因而寄希望于探听消息。互联网和一些不负责任的报刊专门传播这些消息,真假难辨。还有的证券营业部、咨询机构提供“龙虎榜”,有的具有相当的可靠度,但这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这种从非正常途径获得的消息属实,则有可能稳赚不赔。但是,机构怎么可能把自己的操作密笈全盘托出呢?所以,假消息应运而生。
机构经过研究,选择了某只股票大举买入或卖出,而散户的判断同机构一致,或略有超前,则胜数很大,这是最佳的状态。当发现股票异动时,快速追击,研究印证后决定是否买卖,则属于较佳状态。想方设法打探真实消息,本身就是在违规操作。可以挣到钱,但本领得不到提高,如果再加上贪婪过度,也可能会一夜丧失前期成果。
公平地说,如果不付出酬金,是不应该享受别人的分析成果的。作为代人理财的证券投资基金,是收取佣金后为客户理财的国际通用模式。对于不能把握好心态,难以掌握操作技术的人来说,更应当委托专业理财机构来投资股市。
4、庄有优劣。股市作为一个市场,就会有大型的投资者、中型的投资者、小投资者(散户)。既有专业机构投资者如基金、证券公司、某些投资管理公司,也有工商企业等非专业机构投资者。市场中有这么多先天条件各不相同的投资者,就会有矛盾。市场组织者在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下,制定游戏规则,制定法律法规,依法监管,惩处违规违法者。余下的就凭每个投资者的分析判断水平和操作技巧了。
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买卖股票实质上是在买卖上市公司的现时质量和预期。重组潜力和前景也是衡量质量的标准,一切买卖都应以上市公司价值为中枢。
但股市是个利益场,为了谋取利益,有人就要绕过法律,制造假象,欺骗其他的市场参与者。还有的敢冒违法违规之大不韪,操纵市场。如果大家都担心风险,就会自觉地躲避风险,从而降低整个市场的风险水平。但目前的情况是很多投资者风险意识淡薄,敢于“火中取栗”的,大有人在。
对于操纵价格,欺骗市场的恶庄(机构投机者),要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不可姑息。而另外一些立足公司、行业、宏观经济基本面进行股票投资的机构,只要他们按游戏规则操作,就属于正常。跟这样的“优庄”也就无可厚非。但跟这样的“优庄”也仍然需要散户自身具有一定的研判水平。
5、国外的情况。迄今为止,国际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占主体,其资金量、所持股票市值占市场总量的70%左右,在网上交易推行之后,散户比重有少量增加,但机构投资者比重仍然在70%以上。
国外市场上,大机构介入或卖出一只股票,甚至发表看好或看淡一只股票的报告,都会极大地影响该只股票的价格。
而据有关跟踪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收益率不是高于大盘涨幅,而是往往低于大盘的涨幅;同样,在大盘下挫时,机构投资者的亏损比率也低于大盘跌幅。这说明,机构投资者是相对稳健的。学习和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操作理念,是散户的长期任务。
发挥优势,做散户赢家运用50%定律。充分发挥散户“小”和“散”的优势,精心选择三、两家上市公司,追踪研究。业绩和题材交相辉映,构成综合价值评估体系。
在1996年爆发首次象样的牛市行情时,就有人提出“大牛市大家都赚钱”的观点;1999年“5.19”行情爆发后至今,大家又在反思“为什么赚了指数没赚钱”。症结究竟在哪里呢?“大牛市大家都赚钱”本意指的是,当股市牛气冲天时,国民经济处于强劲上升期阶段。而随着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提升,股票持有者的财富会普遍升水,所以大家都赚钱。如果经济处于衰落期,情况就会相反。美国股市之牛能够持续80多个月,就是由于其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当然,大牛市也是进行投机买卖的好机会,但“大牛市大家都赚钱”的本意,并不是指通过频繁换手来赚钱,而主要指的是,在已经持有股票的情况下,股票市值升水。如果你是在股市大涨时接盘,赚不赚钱就不好说了。
1、从二级市场换手来说,是多数人赚不到钱的。这个提法似乎不太积极,但的的确确是个真理。在二级市场赚钱,是需要历练的,不是轻而易举的。
有的机构发布一些关于投资者盈利、亏损、持平的比例,其统计口径都有不科学之处。
如果设定3年的一个时间段,从第一年持有股票起至今,多数投资者的股票市值可能是升水的。但是,可能多数人都因换手失去了很多收益。
2、在摒弃了对“大牛市大家都赚钱”的误解之后,心态相对理性了之后,就踏上散户明明白白赚钱的起点。充分发挥散户“小”和“散”的优势,精心选择三、两家上市公司,追踪研究。凡是这两三家上市公司发布的消息和机构对他们的分析评论,都拿来研究比较。还应对相关行业加以必要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相对的中线操作,可以借助电脑分析软件选择低点、高点,兼顾短线波段操作。
3、很多散户朋友在抛掉一只股票后,一般不会再捡回来,所谓“天天有新宠”。其实,还是做自己熟悉的股票好,越熟悉越好。尽管上市公司质量问题还存在诸多问题,总让人有不塌实的感觉,但仍然有一个价值中枢在起作用。业绩和题材交相辉映,构成综合价值评估体系,认真研究,还是可以得出相对稳妥买入、沽出价格的。本报将陆续在这方面多作些讲解。
4、摒弃对股评人士的依赖。股评人士的意见要看,但务必多加比较,比较之后得出自己的阶段性判断,有了判断之后要坚定。
5、务必要关心时政,关心经济全局的动向。散户做到这一点,确实存在不小的困难,但不研究这些,就可能看不准大势。本报作为为散户服务的报纸,自创刊以来就体现这方面的优势,今后也将继续保持这个优势,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6、50%定律。对短线操作而言,笔者倡导“获取一半利润即可”的理念,即“50%定律”。无论自己分析,还是认同了别的机构或分析人员的分析,当预期一只股票在预计时间段内有上涨20%的可能时,不追求赚足,而是赚到10%就可以。当然,这一点也要灵活运用。
随着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为越来越广泛的人群所认识,后续入市主体有增无减,其中伴随市场对外开放,外资也将进入国内证券市场;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日趋扩大,过去那种机构和散户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已经逐渐被不同机构之间的矛盾和竞争所取代;而面对我国加入WTO的压力,上市公司越来越努力地寻求自身生存发展的新策略,战略性重组和壳资源重组将呈“螺旋上升式演绎”;管理层已经对上市公司会计制度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业绩季度报告制度也将实施,信息披露规则越来越有利于投资者;管理层对操纵价格等欺诈行为严加打击,使得机构朝着“争取阳光利润”的方向转变。以上因素对于已经入市的散户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充分发挥“小”和“散”的优势,借鉴“慎”和“专”的做法,散户也可以成为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