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开价格背后的秘密:超级购物经济学》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外国人劳动者的这些行为,总体上浪费了大量的社会成本”。笔者认为:“日本政府在招收外国人劳动者时,把他们区分为高级技术人员和简单劳动力并只挑选前者的做法,只考虑到了自己的利益,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浪费。” 据报道,在招收外国人研修生时,竟有100多家中介公司从中敲取违法收入,还有克扣工资、津贴等现象(摘自08年8月31日的朝日新闻报)。 关于招收外国人劳动者的问题,有些人担心犯罪率会上升。确实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有些问题难以避免,如果全面停止接收的话,可能会起到一定防止犯罪的作用。但是,笔者完全不认为日本政府在决定招收后,却通过职业、技能的限制来挑选劳动者的做法,可以对防止犯罪起到任何作用。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如果来日本时花费的成本过高,为了回收成本进行犯罪活动的外国人反而会增加。还有利用违法手段来到日本的外国人,也很容易和犯罪组织勾结在一起。最终,在这种制度下,外国人的犯罪率只会有增无减。就算是“外国人提高了日本的犯罪率”这种说法正确,笔者也认为日本政府挑选外国人劳动者的做法,只会让事态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笔者的观点是,如果因为劳动力不足需要招收外国人劳动者的话,不要进行职业、技能的挑选为上策。有关这个话题的意见是众说纷纭,也请读者自己思考一下。
![第29节:超级购物经济学(2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01531638237.jpeg)
?不能忘记人是可以自由移动的! 作为和人员移动有关的话题,公司挖墙脚的例子也耐人寻味,此例曾在2008年6月12日NHK早间新闻里做过专题报道。在“跳槽”变成理所当然的日本,企业间的人才争夺变得越发激烈,把对手公司里的整个部门“挖”过来的事例也日益增多。 新闻中报道了,“某公司某部门包括部门经理以下的37个员工全部被另一家公司挖走的例子”。如图27所示,这些年,企业间并购(M&A)的攻防策略经常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它和公司挖墙脚的现象又有着什么关系呢?让我们用虚构的例子来了解一下。 假设秃鹰公司伺机收购凹凸公司。凹凸公司内部共有4个部门:A部门的效益最高,效益低的B、C部门在苦苦挣扎,而D部门则是完全亏损的状态(图的上部)。秃鹰公司第1个收购方案的内容如图中部所示,在收购凹凸公司后,保留高效益的A部门,出售效益低的B、C部门,清理掉赤字的D部门。 凹凸公司反对此方针,采取了防御收购的措施,结果阻止了秃鹰公司的收购。然而,如果凹凸公司的A部门,效益高的原因是归功于所属员工的能力的话,那么秃鹰公司还有第2个方案可以达到和第1个方案同样的效果。就是像刚才新闻里报道的那样,将A部门的员工一起挖过来(图的下部)。 实际上,这种做法在日本公司里出奇的有效。如果工资不是按照创出效益的高低来决定的话,A部门的员工肯定会抱怨,“自己给公司带来了大量的利润,为什么却和效益低、亏损部门的工资相差无几(或者是完全相同)呢?” 秃鹰公司在谈判时,如果答应在跳槽后,提高所有人的工资和职位的话(比如说,答应部门经理升为副总,科长升为部门经理,并且提高30%的工资),那么挖取整个A部门员工的成功率会相当高。其中,特别是在部门经理和骨干员工答应的情况下,剩下的人也会自然而然地同意。因为谁都会想,“在公司创收的主要成员离开后,留在凹凸公司会十分危险,还不如一起被挖走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