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开价格背后的秘密:超级购物经济学》
而在②中,虽然K介和L彦从一开始工作时就对低工资抱有不满,但是他们两个人谁也不能改变现状。因为在从事相同工作的条件下,先提出涨工资的人就会失业。 只有两个人时,商量好之后一起要求高工资的做法看上去也是可行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会有更多的劳动者,让他们达成一致同时要求高工资的想法很难实现。 实际上的情况还要更为复杂。假设正式员工的集团实现了①,非正式员工的集团实现了②。一般来说,陷入②的非正式员工劳动者很难合伙要求涨工资,而赢得①的正社员劳动者会相对容易保持自己高工资的地位。因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正式员工更容易达成一致。现实中也有许多企业由正式员工组成工会,一起努力维持自己的高工资待遇。 而且,赢得①的人们还制定相关的企业内部规定和各种法规,来不断强化自己的地位,所以一旦陷入②的劳动者就很难再进到①中去。许多父母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才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的孩子获得高学历,只要进入一流大学,并利用这个学历成为一流企业的正式员工,就能够一直保持高收入。相反,一旦成为打工一族或无固定职业者,就很难再转变为待遇优厚的正式员工。 图52很好地说明了成为低工资的非正式员工后,很难从②中摆脱的理由。然而拥有相当高的工作能力,却不慎陷入②的人们又如何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现状呢?关于这一点很难找到有效的答案,所以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笔者也只叙述一些自己的看法。 假设,L彦毕业于理工科的工业大学,为了能够发挥学到的专业知识,在知名厂家的工厂里作为非正式员工开始工作。这份工作十分辛苦,为了适应工作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可是工资却很低,而且是不稳定的短期劳动合同。在此条件下,L彦一干就是5年,其间曾几次更新劳动合同,并掌握了工作中需要的所有专业技能,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员工。但是L彦面临的却是只有300万日元的年薪,并且上升余地很小的困境,那么他应该如何作出选择呢?
![第56节:超级购物经济学(5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95927043603.jpeg)
现在的工作无论怎么努力收入都很难提高,所以L彦想要涨工资的话,只能选择跳槽。像他这种真正有本事的人,找一份条件稍好的工作应该是不难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局限于错误的想法,很难抓住跳槽的机会。笔者每次在新闻和报纸上看到有关“穷忙族(working poor)”的报道时,都会产生如此想法。 让我们用图53来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委。假设刚才的L彦可以找到一个年薪400万日元的工作,虽然收入会比现在提高100万日元,但今后工资能不能继续上涨并没有保障,而且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技能和现在工作积累的经验也不能得以发挥。 L彦对现在工作的收入不满,所以应该认真的考虑这次跳槽的机会。但却因为顾虑至今为止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时所花费的成本以及跳槽时的费用,迟迟难以做出决定。前者的成本包括大学学费和考取资格考试时的费用总计500万日元,另外还有宝贵的5年工作时间,所以不想让这些白费的L彦很难选择跳槽。再加上跳槽时需要搬家、适应新生活、为了新工作而学习等费用,又要花掉150万日元,这也是影响L彦跳槽的理由之一。 以上只不过是一个虚构的例子,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都是因为这种想法的阻碍,错过了对未来有利的新工作。然而,特别是像L彦这种人,不管今后能否继续发挥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为了掌握这些内容的500万日元和时间都已经不可挽回,所以应该视为沉没成本彻底忘记(沉没成本的概念请参考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