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开价格背后的秘密:超级购物经济学》
另外,未成年人不犯罪就买不到香烟,而成年人却依旧可以容易的买到。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套利交易。如果不作为犯罪行为进行取缔的话,成年人低价买入向未成年人高价出售的套利就会带来较高的利润,而且这些钱还很有可能流向犯罪组织和个人。 在某种意义上说,和贩卖毒品相比,违法销售烟草的行为更加难以治理。因为持有毒品本身就是犯罪,所以在发现时可以立即逮捕。但是,只凭成年人大量持有香烟这一点却无法构成犯罪。笔者小时候经常看到,有些人把玩弹珠机时赢得的大量香烟,用相对便宜的价格向身边的人兜售,估计现在这种人也不在少数。在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时,只要能够成功隐藏出售的瞬间就不会构成犯罪,所以和毒品相比更加容易实现违法交易。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应该可以理解taspo和增税一起实行时的坏处了吧?对!如果香烟增税后涨到1000日元1盒的话,那么从海外廉价走私的香烟向未成年人高价出售的非法交易就会带来巨额利润,因此也会吸引更多的犯罪组织。而且刚才也强调过,成年人只持有香烟是不会构成犯罪的,所以和毒品相比,走私香烟应该更加容易进行。再进一步说,有些犯罪组织还有可能会利用香烟,引诱未成年人陷入更加严重的非法交易之中。 说起来,烟草税的经济学根据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用图54来进行说明。之前向大家介绍的商品、服务的价格是直接由其生产成本决定的。但在消费香烟时,有一部分成本无法反映到价格上,它是吸烟者让周围人吸二手烟,“损害他人健康”时造成的。所以我们把“生产成本”和“损害他人健康”这两部分加起来,总称为消费香烟时的“社会性成本”(图的上部)。 但是,如果不反映到价格上,消费者是不会意识到这部分成本的,所以也不会因为这部分成本的存在控制消费量。就形成了即使损害他人健康,消费量也不断增加的现象。于是第1个措施就是通过加税的办法,让吸烟者负担“损害他人健康”的成本。如此一来,他人的痛苦就变成了吸烟者自己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控制吸烟的效果。 换句话说,烟草税真正的目的是,①通过加税提高价格,让吸烟者感受到“损害他人健康”的成本,从而减少烟草的消费量。但实际上,②现在的政府(财务省)主要是以得到税收的目的征收烟草税。然而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法,②的税收只不过是一种副产品,夸张地说可以完全放弃这部分税收。 然而,放弃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现实中这部分税收被使用在其它用途上。综上所述,烟草税在让吸烟者意识到社会性成本的同时,作为附带的收获,还增加了使用在其它目的上的税收(财源),它可以说是“给有害事物定价”政策的典型事例。一般来说,给有害的东西定价,可以为另外一方带来某种收入(烟草税给政府带来了税收),如果能够有效利用的话,还可以达到其他目的,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稍候再给大家介绍另外一个例子)。 接下来,作为控制“损害他人健康”的第2个措施,现在日本全国都在彻底实施规定专用的吸烟场所的政策。在公共场所,除了吸烟区以外全面禁烟,尽可能地减少吸烟时对他人的损害(图的下部)。

比较图的中央和下部,有的读者可能会问,一起实行“大幅度增加烟草税”和“彻底划分吸烟区和禁烟区”的政策是不是稍微有点过分?因为大家都严格遵守在吸烟区里吸烟的话,就不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损害,也就失去了征收烟草税的理由。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在提高烟草税的同时,用一部分税收来增加吸烟场所的办法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