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不可不知的谎言秘笈:揭开谎言的秘密》
有一次,玄宗引他与太子李亨相见。安禄山故意直立不拜。左右催他行礼,他却故作糊涂地反问:"臣蕃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 玄宗信以为真,便告诉他太子是储君,"朕百岁以后,传位于太子"。 安禄山这才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谢罪说:"臣愚,只知陛下,不知太子。臣今当万死。"一边说,一边对太子行礼。 玄宗见此,感叹不已,"尤嘉其纯诚"。

对玄宗极尽阿谀逢迎之巧以赚其情感是安禄山藏匿反迹的手法之二。他是个"腹垂过膝"的大胖子,走路都需要两人扶持才迈得动脚步,但在唐玄宗面前跳起旋舞时,却是"其疾如风"。他曾屡次对玄宗表明心迹:"臣蕃戎贱臣,受之宠荣过甚,臣无异才为陛下用,愿以此身为陛下死。" 有一次,玄宗指着他那硕大的肚子笑着问道:"此胡腹中何所有?其大乃尔!" 安禄山一脸正气地朗声说道:"更无余物,止有赤心耳!" 为了更多地骗取玄宗的欢心,他对杨贵妃大献殷勤。他虽比杨贵妃大十几岁,却一再要求当杨贵妃的干儿子。杨贵妃便高兴地认下了这个又胖又丑的干儿子。玄宗发现安禄山每次进见时,总是先拜贵妃,后拜自己,便有几分不快地质问安禄山,安禄山回答:"胡人先母而后父。"杨贵妃听后心花怒放,玄宗也随之放声大笑。 唐代有"三日洗儿"的风俗,小孩生下三天之后,母亲要给他洗澡。天宝十年(751年)正月初三,亦即安禄山过罢生日的第三天,杨贵妃对安禄山"作三日洗儿"。安禄山为了让杨贵妃高兴,不仅像个婴孩般让她给自己洗澡,洗完后还躺在贵妃用锦绣料子特制的大襁褓中,让宫女们抬着他在庭院中转来转去,从此宫中都呼安禄山为"禄儿"。他利用自己可以自由出入宫禁的特许,与杨贵妃打得火热,"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 经常不断地向玄宗贡奉大量物品,是安禄山藏匿反迹的手段之三。 为了取信于玄宗,安禄山每年都要从边镇向长安宫中输送大量俘虏、杂畜、奇禽异兽、珍玩之物。这源源不断的贡奉,在玄宗看来,就是安禄山忠于自己的信物。 最能说明安禄山制造谎言、藏匿反迹之巧的,还是他在政敌攻讦不断、阴谋几近败露时以攻为守的伎俩。 宰相李林甫死后,安禄山与杨国忠开始相互撕咬。杨国忠断定安禄山有谋反之举,并收集到一些证据,一而再、再而三地要玄宗提高警惕,但是玄宗根本不听。杨国忠无奈,便建议玄宗下诏召安禄山入朝。他以为安禄山心中有鬼,必然不敢来京。谁知安禄山虽然做贼心虚,但对这点小把戏却一眼看穿。他自恃玄宗已被自己蒙蔽甚深,加上当时叛乱尚未准备就绪,便将计就计,冒险前往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