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正是因为她具感染力的纯真与甜美,为充满凝重竞争压力的华尔街,带来逸人的盎然春意,才被国际期货交易市场上的传奇式人物扎尔瓦罗先生发现,并在他栽培下,迅速成长为一个成熟并具有相当活动能力的华尔街女强人。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书对纽约曼哈顿的描写,在小音娉的心灵中深深的留下了希望的种子,那就是有一天,自己能够到纽约曼哈顿的大街上漫步。
张音娉最初的希望是能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不是一定要到华尔街来做一个女强人,她从来也没有想过。然而,她目前的角色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亚洲市场部总监职务,不仅实现了她的梦愿,更意外的让她成为华尔街的女强人。用张音娉的话说,这一切是机遇促成,是在她的导师扎尔瓦罗的引导成为现实的。
2003年,在单纯的市场营销业务已经不足以使音娉感到满足,时任荷兰银行国际期货市场总裁的扎尔瓦罗先生正在寻找行政助理,音娉凭试试看的心理来到纽约,对能否被聘用完全没有把握。
然而一迈进华尔街,进入大型金融机构,张音娉的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扎尔瓦罗先生的督促下,在短时间内她努力提高英语能力,考取了金融行业的执照与证书,还参与了很多行政助理工作职能以外的项目。直到今天成为美国纽约期交所亚洲部总监。
用张音娉的话,她命运的转变,发生的似乎飞快,但又顺理成章,这说明,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很多机会。关键的是一旦机会来时,只有具有充分准备的人,才能真正获得机会。所以人应该永远不断学习,掌握知识技巧。因为说不定哪一天,机会就会落到你的头上。
沈辉有“舍”才有“得”
来自中国重庆的沈辉,现在是JP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Chase)IT部的商业分析师,副总裁职位。与沈辉谈话,记者完全感觉不到重庆妹子的“火辣”,对她的印象是:条理清晰、娓娓到来、不紧不慢、注重细节——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个性,使沈辉在华尔街投资银行的技术支持部门做得有声有色。
但是平静的谈话中,记者更看到了一个果断、敢于做出取舍的女性。
沈辉是在21岁大学3年级的时候来到美国的。那是在1990年,当时大陆大学实行的是政府公费和包分配的制度。沈辉当时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在大三的时候给学校补交3年学费,放弃中国学位直接到美国读书,要么留在大学等待分配。因为一直学习计算机科学,沈辉最终选择了出国留学,“补交3年学费7500元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我认为我的取舍是正确的。”沈辉说。
到美国后,沈辉与很多留学生一样,半工半读,取得了波士顿麻州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沈辉来到纽约,在一个小型咨询公司谋到了一个职位。
“当时,我所在的公司正在给大通银行做管理咨询服务,包括建立图片、文件管理系统等等,因为我的计算机背景,公司派我到大通银行去帮他们解决技术问题。”两年后,该项工作基本完成,而大通银行对沈辉的工作很满意,也向她拋出了“橄榄枝”。“其实,我当时所在的公司虽小,但是待遇、工作时间都不错,而且升职前景看好,但是权衡之下,我还是决定进入JP摩根大通。”沈辉说。取舍之后,她正式跨入了华尔街。
沈辉告诉记者,投资银行的IT部门是一个庞大而重要的技术支持部门,她所在的IT部门主要负责计算信用风险体系,并给投资风险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因为工作出色,沈辉到JP摩根大通银行3年后被提升为副总裁,工作方向也从纯粹的IT转向了商业和投资分析。沈辉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投身于华尔街的各大投资银行,在IT部门工作的也不在少数。因为计算机科学国际化的知识体系,对英语的要求相比其他部门低,华人更具优势。”
或许相对于华尔街的其他工作,沈辉的职责没有那么惊心动魄,但是正是这样在技术支持办公室工作的华尔街人士,默默地为投资银行界做出大量贡献。
结语
华尔街是没有性别的地方,女性不会在这里享受任何优待。人人平等是华尔街的信条,学习能力、经验和业务素养——这些,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吴晨颍、高梅、萧霞、张音娉和沈辉,5个经历、性格、工作性质各不相同的华尔街华人女性,以自己的能力和不懈的拼搏精神成就了自己的曼哈顿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