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闯将”刘明明
刘明明往往以特立独行和不合常规的勇气在多个毫不相关的领域内生生“闯”出自己的天地。
福伊特造纸机械亚洲区总裁刘明明的一切可以说都是自己闯出来的。早年从国家机关辞职时,别人就认为这个女人离经叛道。后来,她“闯”进早期的四通集团做软件,后来自我推荐去做销售,结果两年半下来她的职位连升三级,1990年代初便月薪过万元。
不久,刘明明又一次让人瞠目结舌,她决定放弃四通的高薪,漂洋过海去德国留学,原因是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做事情的”,那年她39岁。
5年后,回国的刘明明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云南一家濒临破产的卷烟纸厂,她要应聘总经理。别人以为她疯了,因为她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是零。“德国海归”最终被安排去管理人事工作。半年之后,刘明明要求去做销售,此后升为总经理。第二年,这家生产卷烟纸的公司起死回生,并实现扭亏为盈,经营节节攀升。
第五年,刘明明又觉得不满意了,“我不想只是舒舒服服的做个官,这不是我的个性。”这一次她决定闯进与卷烟纸厂有过业务关系的德国福伊特公司造纸业务集团,福伊特造纸是世界造纸机械领域的技术领袖,世界1/3的纸张是由福伊特的纸机生产的。
那是1998年,福伊特要求刘明明做中国首席代表的副手,刘明明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做得更好,她要当“一把手”。但让一个没有博士学位的空降兵做首席代表,在福伊特全球历史上没有先例。刘明明最终以自己对中国市场和福伊特的判断和思考被福伊特董事会破格任命为福伊特中国首席代表。
刘明明绝不是一个光有闯劲的女人,在她每一次重大抉择之中,理性和智慧总是闪烁其间。在福伊特,刘明明做事快速果断、雷厉风行,与稳健的德国企业风格相得益彰。在很多大型的项目面前,刘明明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更了解中国市场。
作为一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德国企业,福伊特初来中国时有些水土不服,刘明明为福伊特尽快入乡随俗,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提出“福伊特标准,中国制造”战略,在中国建立制造工厂,一些部件实现本土采购,同时确保全球统一的质量标准。2002年,福伊特造纸技术中国公司在上海成立,改变了福伊特原先只把中国当成售后市场的战略定位,形成除了市场销售,还具有生产、设计、工程、服务等多项业务功能的法人实体。
1998年刘明明执掌福伊特中国业务以来,将福伊特当年在中国不足50万欧元的年销售额,提升到2004财年的4.2亿欧元,并且在中国高级造纸机市场上获得了惊人的51.5%的占有率,把所有的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2007财年,福伊特造纸中国区实现了超过6亿欧元的销售收入。10余年里,福伊特造纸已凭借创新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与本土的造纸企业巨头华泰、玖龙、APP、太阳、岳阳等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2008年下半年,福伊特同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刘明明却认为这是一次机会,并进行了机构重组和资源优化。同时在中国造纸行业大力推动环保技术和资源节约。此时,她的理性和智慧的一面再次显现出来。刘明明说:“既然造纸行业发展的根本瓶颈在于对资源有依赖性,作为供应商就必须开拓一条新路,实现新的尖端技术在中国应用的突破,用绿色造纸技术使纸厂摆脱资源束缚。”
刘明明认为自己在管理上的长项是能发挥女性的沟通优势,真诚地直面交流,但她也不乏优秀男性的远见、大度、大局观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是率真的“女闯将”刘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