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我们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此时银行银根紧缩,贷款很难贷出来了,很麻烦的,好几次都差点因为现金流断裂而死去。”许景南感叹道,“做企业的每一天都不容易,企业家需要的是应对策略,而不是假装的紧迫感”。
应对危机,经验是个有力的武器。与诸多后起之秀不同的是,许景南在这个行业已经打拼了二十余载。许在泉州很早就提出了如今看来耳熟能详的“资本家族化、管理社会化”的观点。
让别人跟着做
当匹克成功的时候,很多企业也纷纷效仿,但成功者乏善可陈。
资本的介入,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使得许景南开始有了“让别人跟着做”的本钱。
已于2008年12月通过香港联交所上市聆讯的匹克,现在可以随时启动IPO。笔者从许景南的口中得知,“不差钱”的匹克在等待一个新的上市窗口期,匹克现在也没有上市时间表。
对于此次引进的三家投资人,许景南称自己看中的并非现金流,而是战略伙伴在不同层面对其资源进行的补充。
“建银国际入股后,建设银行给我们的授信一下子就增加了很多,这是以前从没达到过的金额;红杉通过他们在海外投的网络购物网站帮我们进行全世界的销售,联想则将他们的管理经验与我们分享,”许景南称,这条寻求战略投资资源的棋路,恐怕其后的很多企业都会纷纷效仿。
东施效颦的故事每天都在市场上演。在许景南看来,投资者看中匹克未来发展的主因是匹克的国际化战略。当匹克因此成功的时候,很多企业也纷纷效仿,但成功者乏善可陈。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迈出这一步,他付出了多少辛酸。“我们是在品牌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最早,也是走得最好的,”许景南稍作停顿后笑称,“2003年非典使得体育运动品牌快速成长的同时,也让我记住了一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许景南谈及匹克国际化心酸之路,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是第一家进入NBA场地的中国广告赞助商,我第一次去火箭队洽谈商业合作的时候,在深圳办理赴美签证时就遇到了困境。”他回忆道。
“美国大使馆的签证人员一听说我是赞助NBA比赛的,他就持一个很怀疑的态度。”许景南语气坚定,直面回答道,“就是我赞助的啊!”
“NBA还要你赞助吗?”
“你看这是我们签约合作时的照片,这是NBA场地上我们广告的照片,这是……”
“Stop,这些照片都是可以做假的。”
许景南又拿出签约的文件正本给签证官看,得到的却是“留存文本,尚待查实,等待通知”的答复。“美国人不信任我们中国的企业有这种实力,一直说我是骗他们的。”虽然经过一番查实后,许景南在第二次办理时顺利地拿到了签证,但他仍有些不服气,“我就想不通,NBA为什么不能让我们赞助?”
值得玩味的是,匹克与火箭队姚明的队友巴蒂尔签约后,拍摄了一组电视广告,在里面体现的核心价值是,“我来,为胜利而战”!
我们不得而知这则广告是否是针对签证官,但不可否认的是,许景南不服输的执拗性格也使得他能够做到坚持和隐忍。
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国内中低端市场的许景南,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调整,并把目标锁定在了欧美等高端市场。“赞助NBA或是其他全球顶尖赛事,仅仅凭借资本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他深知,要想在全球体育运动顶级赛事上有所作为,高端产品线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许景南并不认为中国体育产品与世界名牌有什么技术上的差距。“国际上的高端商品也都是在中国生产的。NBA球星也是穿我们匹克的鞋,还有什么比这更高端的?”
许景南说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梦想家”,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做”,是一步步地向前走。“汗水、低潮、失败,无所谓,这是我对胜利的准备。”这是匹克的广告词,也是对许景南早期艰苦修炼所做出的最好概述。而“我来,为胜利而战”,则道出了他开拓市场的雄心和胆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