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国家博弈——被掩盖的真相(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74684073005.jpeg)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全球化掩盖强权主导的利益实质。这种由实力界定的世界权力和利益体系通常体现的是强权的利益。政治体系是这样,经济体系也是这样。经济体系包括贸易体系、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这种权力和利益格局是人类历史上所有国际秩序的共同点。在古罗马主导的世界体系里,国家间的权力分配集中在罗马帝国身上;在古代中国主导的世界体系里,权力集中在中华帝国的身上;在西班牙主导的世界秩序里,权力集中在西班牙身上;在大英帝国主导的国际秩序里,权力集中在大英帝国身上。后来的苏联体系,今天的美国体系,莫不如此,权力集中在超级大国身上。在这些体系里,没有自由平等竞争而言。而全球化模糊了这种世界体系的实质,将自由贸易、地球村包装成一个利益共享的“大同世界”。 全球化是掠夺财富的手段。权力的垄断和不平等是这个世界体系的实质,所有的竞争都是不平等、不自由的竞争。而不平等、不自由的竞争从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政治竞争是这样,经济竞争也是这样。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推动的自由贸易的实质——在权力垄断的基础上推行的自由贸易。这种自由贸易如果不是强权通过坚船利炮的迫胁,就是利益诱惑的陷阱;不是用看得见的特权敲开你的大门,就是用看不见的手让你自己把大门打开。无论是迫胁还是陷阱,无论是敲开还是打开,都不是后起国家崛起的道路。罗马帝国用军队敲开国门,与全球化用市场和资本敲开国门在本质上没有差别。金融资本突破国家主权,在世界横冲直撞,在全世界疯狂地寻租;国际金融资本主导的拉美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对拉美和亚洲诸国的财富打击和攫取,如此等等远远胜于一场又一场有硝烟的战争。 全球化倡导的是强者的自由。全球化提倡自由,但那是强者的自由。在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里,强权拥有随意界定自由的自由。以自由贸易为例,发达国家一边大力推动自由贸易,一边按自己利益来随意解释这种自由。自由贸易提倡者说,自由贸易就是产品、要素、资本在国际自由流动。它一方面要你把国门打开,让你介入国际分工,另一方面基于国家利益而限制许多高技术产品的自由流动;一方面推行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实行技术封锁;一方面提倡全球化,另一方面实施高端产业的自我保护。这种随意界定自由贸易的自由是发达国家的特权,是发展中国家的不自由。别人有技术封锁的自由,你就失去了引进技术的自由。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享有为其他国家界定自由贸易、界定经济体制的自由。以中国进入WTO过程为例,发达国家通过入会谈判的过程为中国详细界定了自由贸易、内部改革和开放程度的范围和时间表。当今世界,有哪一个发展中国家,曾经这样广泛而深刻地为发达国家制定过市场开放程度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表?强权WTO有随意给中国内部经济改革定下目标和时间表的自由,中国就失去了自主掌握经济主权的自由。 这是一个自由和不自由并存的世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过程,选择的融合过程就是一个失去自由、失去保护的过程。融合越深自由越少,融合越广保护越少。对后起国家而言,想要在国际关系中赢得自由,首先要自我强大;而想要强大,则先要有自我保护的自由。这种自我保护的自由,不是强国施舍的自由,不是融合中获得的自由,而是通过自己解放自己,通过独立自主获得的自由。只有在自我保护中,后起国家才能获得充分界定自己国家利益和权力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