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新机会
傅强:有人说,上个世纪是一个“量变的时代”,是企业“巨无霸”的时代。而2.0时代,是一个全新的“质变的时代”,给了许多中小企业超越式发展的机会。
高建华:我就认为2.0时代是中小企业的机会,过去中国的环境,中小企业活不下去,因为没有经济效益,没有品牌影响力,但是随着中产阶级的产生,就会发现这些大众货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如果哪个中小企业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它就成功了。比如德青源鸡蛋,别人鸡蛋3元,它的鸡蛋7元,从小企业开始,从出生那一天起,它就不做大众货,专门为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提供产品,为这些所谓的小众群体服务。这个群体,也就是达到发达国家小康标准的中国人口已经到了四千万,这比很多欧洲的国家都多,已经足够多了。十年前中国这样的阶层不到五百万,过不了多久,这个阶层就会有上亿人。如果现在有企业敏锐地感觉到这种变化,中小企业的时代就到了。
吴振海:我个人理解营销,一般在价值传播和价值交付的渠道。价值传播,企业创造价值,怎么把客户群建立起来,到了客户那里怎么形成价值体验,最后形成购买。
我们说新营销,这个“新”在哪里,为什么要“新”?我个人理解,除了大的环境变化,客户的变化,另外我理解有一个竞争对手的变化,总是有些竞争对手能发明他们的新东西。为什么传统营销不管用,是因为新的营销方式出来了,或者说你先搞出来一个新东西,别人模仿了,那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客户创造价值,客户变了,你的价值就要变,价值就是为什么样的客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传统老百姓想要低成本的东西,需要价格便宜,现在新的产品不是低成本的东西,有新的价值需求出现。我们从事营销价值传播和价值交付体系,比如新的进入渠道,我1993年毕业后做过家电销售,那时候所有业态都是百货商场、百货大楼,1997年到清华读MBA以后,发现国美家电连锁这种新的家电大卖场出现了,那时候我们内部还在讨论,他们的信用是不是可靠,现在证明这是一个新的渠道。
另外一块就是新的媒体出现,这一块变化更大,包括互联网。做电子产品,过去通过电视广告宣传比较多,但是好记星通过整版广告,借用其他行业的操作模式,它成功了。当媒体变了、渠道变了、消费者变了、客户变了,导致营销也要变化。
小企业和大企业肯定是不一样的,营销方式肯定要发生变化,包括营销观点也要发生转变。还有行业的变化,我们不能脱离行业,因为不同的行业属于不同的阶段。不同发展阶段,肯定营销方式不一样。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刚才说挑战者成功经验,如果弱小者想打败强大者,唯一变化是一定要拥抱变化,只有变化才有机会。因为在传统不变的情况下,这个规则是老大给制定好的,现在只能发现变化,积极地创造变化,乱世出英雄。关键是要积极创造、发现变化。
傅强:实际上动荡的市场也好,动荡的环境也好,其实给这些中小企业一个翻身的机会,也是打破整个行业或者市场格局的机会。在“明天”的视角看来,在一个“新”字上面,中小企业与那些“巨无霸”们其实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高建华:成功者越成功它的定位越清晰,比如格兰仕代表的就是物美价廉的微波炉,但是这个定位打入人们的烙印越深越出不来。这时候如果出来一个像苹果一样非常有个性,非常令人喜欢的好看的微波炉,格兰仕就没办法应对,因为它的定位已经深入人心了,而且定位越成功、越清晰,改变就越难。越成功的大企业它包袱越重,因为他觉得我这么做是对的,而它不能轻易动,一动就否定自己。
傅强:我们必须承认,无论是创造利润还是在创造企业价值这些方面,大企业的贡献无疑是相当大的。但现在的形势是,企业越来越要满足消费者的小众化、个性化需求,势必要提供相对个性化的服务,一旦如此,企业的价值又怎么体现?小企业要想好办,可以把个性化服务的价格抬高,客户为企业的溢价付费就高,这是否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同时,大企业都有过去,是一个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大规模生产体系,包括所谓的现代管理流程,大企业又该如何变革呢?
高建华:我从两个角度看。大企业的演变,蒙牛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也就是说在原来的主体里面划出一个小部门去寻找新的创新的机会,做小众化的产品。但是这两拨人绝对不是一拨人,因为它的思维不一样,过去那拨人是低成本、上规模,一天到晚想的就是降低成本,另一拨人是做包装做概念提升价值的事情,要把服务做到别人都做不到。一个是强调价格,一个是强调价值。卖夏利一定跟你谈便宜,卖奔驰的人说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大企业只要有了这个意识,完全可以在它周围延伸出来很多的不同。像通用汽车,还有很多品牌,每个品牌服务于一个特定的小众化群体,但是它的大众货照样还是主流,这是大企业的方向。
再看小企业,小企业要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大企业的空白点,这是个重要问题。比如说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谁能够说出来你的食品怎么安全,从头到尾你是怎么保障的,保证你的东西不含任何农药残留品,达到欧洲发达国家标准,那一定有市场。我给孩子买很多积木玩具都是德国生产的,比中国的东西要贵十倍,但是我给他买,因为要对孩子的健康负责。中小企业如果能够意识到大企业现在的空白点,在我看来机会遍地都是。然而中小企业在学大企业的路,这个路就走错了。八年前因为别墅我需要买一个大冰箱,但国产的最大冰箱也就200立升,所以我只能买通用电器500立升的冰箱。美国冰箱耗电大、噪音大,我觉得海尔的产品的的确确符合中国人的需要,但恰恰没有我需要的,当时我想为什么中国中小冰箱企业没有一家放弃所有的低端,就潜心研究和生产大冰箱,这样就可以做中国大冰箱第一名牌,从高端堵住海尔的路,等到今天大家都住大房子了,人们一想买大冰箱,绝对想到的不是海尔,品牌定位会强制拉开竞争区域。其实今天还有无数这种机会。
傅强: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您说的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多样性,也会造就企业的个性化和多样性?
高建华:是的,因为大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转身很难。有一个误区,说大企业、大品牌是高端高价的,小企业、小品牌都是低端低价的。劳斯莱斯产量比丰田少很多,谁的价格高?发烧音响,凡是叫得上牌子的都是普通的,只有小范围人知道的才是高端高价的,而往往那都是中小企业做的产品。其实在很多行业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在商店里买的衣服一定不是最贵的,真正最贵的是高级裁缝专门给你量身定做的衣服。
大企业用原来那套模式去做高端品牌,一定做死。用上规模降成本,这个产品就不可能好到哪。如果小企业老想着向大企业学习,只能是便宜,拿价格取胜,肯定没戏。机会都有,关键是企业是不是能够想明白怎么取得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