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日前,在学习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认为,创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容量和推动技术创新起了重要的作用。“创业带动就业”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并考虑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以及中国创业机会比较多的现实国情,所做出的科学性战略。当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必须通过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进一步提高创业活动水平,推动中国经济迈向“创业型经济”。
辜胜阻教授认为,创业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创业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增强。创业首先创办的主要是中小企业。数据显示,美国每千人所拥有的中小企业数是103.8,韩国是58,欧盟是51.1,而中国仅为32.7.当前我国的创业“瓶颈”和创业政策缺陷主要表现为:一是创业融资难,融资缺口大。由于中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是私营企业,在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中,初创企业融资除了受到“重大轻小”的“规模歧视”外,还要受到“重公轻私”的“所有制歧视”。据调查,中关村科技园区7200家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至少有28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需求缺口,90%的中小科技型企业长期处于资金极度短缺之中。二是有效规避创业风险的机制不健全。创业投资是分散和规避风险的有效渠道,但是中国的创业投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从总体规模上看,美国创业投资占GDP的比重为1%,而2006年中国创业投资仅占GDP的0.025%.从结构上看,发达国家的天使投资总额与一般创业投资相当,2006年中国种子期投资仅占境内创业投资额总量的17%.创业投资的滞后发展,既不能为创业企业提供足够的融资支持,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分散风险的制度功能。三是创业扶持对象局限于少数群体,普遍性不强。政府给予科技人群和弱势人群创业以融资倾斜和税收优惠,但对一般人群的扶持力度较弱;对高技术创业高度重视,但对低技术行业创业活动的支持不够,不利于创业活动的普遍开展。四是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创业成本较高。根据2005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世界银行对85个国家和地区创业环境的调查:从注册一家公司到开业平均所必经的审批时间,加拿大需2天,中国内地则需闯过7道关,历时111天。注册审批费用在美国、英国、加拿大不到其人均年薪的1%,在中国内地则占到11%.五是创业教育落后,创业人才短缺。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多已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而中国才刚开始在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调查显示,78.95%的中国学生希望能创业,但仅47.22%的大学生参加过有关创业的活动。
劳动者在创业的时候,一方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另一方面还可带动更多的人就业。统计研究表明,平均1个人创业可以带动近5个人就业。如何推进创业?辜胜阻教授建议从创业融资、创业服务、创业集群、创业教育和创业文化5个方面来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
首先,要优化创业融资体系,提高创业融资水平,构建分散创业风险的有效机制。一方面,要放松金融管制,大力发展中小社区银行,提高中小企业创业的外源性融资水平。可借鉴我国村镇银行和美国硅谷银行的模式,优先在高新技术开发区鼓励民间资本试办社区银行,化解科技型创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在高新区外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应放松金融管制,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另一方面,优化创业投资结构,完善创业融资资本市场体系,拓展创业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通过政府引导,让保险、银行、社会资本都可以参与创投基金的设立。大力发展天使投资,构建天使投资与创业企业的网络交流平台,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民营企业家等先富人群加入天使投资网络,优化创业投资结构。
其次,构建创业服务网络系统,提供针对性的、有效率的创业服务,增加创业机会。我国2008年实行的《就业促进法》从产业政策、所有制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构建了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在实施这一法律过程中,关键要提高政府的管理服务效率,营造一个外部成本较低的成长环境。政府要从鼓励劳动者创业出发,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减少创业成本。要进一步将富有创业实践经验、熟悉创业政策的成功创业家及管理、咨询、财税、法律等专业服务人员组织起来,构建完备的创业基地和创业服务机构。
再次,加强创业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创业集群建设,集聚社会资本,形成创业集群效应,降低创业风险。政府应加强以创业基地和科技创业孵化器为主要形式的创业集群建设,强化科技创业集群之间的网络交流,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发展的整体效能,通过集群效应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第四,通过提升创业教育地位、改进创业教学内容和模式等措施,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创业意愿和技能。考虑到政府教育支出水平有限,应分阶段,先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创业教育,待民众创业认识提升到一定水平之后,再普及到包括中小学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通过明确设立创业学科、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进创业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培养有创业能力的人才。
最后,通过政府引导和制度创新,传播创业信息,树立创业典型,弘扬创业文化。要通过构建创业科研、实践等相关活动的奖励机制,减少创业的制度障碍,降低预创业者的失败恐惧感。在社会上营造尊重创新创业人才、崇尚创业精神、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风气,使创业创新成为社会习惯,为创业创新提供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