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风险:走出傲慢与偏见的误区(一)



2008年10月6日,雷曼兄弟CEO福尔德在纽约南区破产法庭向美国国会就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一案进行了听证演讲。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中,福尔德对雷曼兄弟158年的兴衰荣辱做出了真切的总结,字字感人肺腑,句句催人泪下。不过,在听证会上,福尔德仍然坚持认为他所有的决策“在当时的信息条件下……是谨慎和适宜的”,他在听证会上唯一的感叹竟是:“直到我被埋进坟墓前,我都会想个不停,为什么我们是唯一一个政府不肯救助的金融企业?”

其实,福尔德更应该感叹的是他在雷曼破产之前的一系列决策:拒绝为旗下商业地产资产重新定价;拒绝韩国产业银行入股;迷信政府的拯救……雷曼在华尔街投行中并不是境况最差的,也不是亏损最大的,为什么会是唯一申请破产保护的呢?笔者认为,正是关键时刻的这一系列错误决策将雷曼兄弟拖入了破产的深渊,而错误的风险评估又是这一系列错误决策的根源。在关键时刻,如果正确评估风险,进而做出正确决策,完全有可能使企业存活下来(当然巨大的损失是无法避免的,那是以前所犯错误的代价),就像雷曼在历史上的四次转危为安一样。可惜的是,傲慢与偏见蒙蔽了决策者的眼睛,使他们对近在咫尺的风险无法正确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傲慢与偏见并非只是某个人的错误,而是风险评估过程中人类思维定势的普遍影响,每个人都可能走进这样的误区,只是自己尚未意识到而已。正确的决策往往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出,特别是避开普遍的思维误区,这需要坚强的意志、睿智的眼光以及冷静的头脑。但如果人们都能了解这些误区,那么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够在关键时刻选择正确的方向,而这也正是本文的目的。庞大帝国已经轰然崩塌,喧嚣的尘土也渐渐落定,我们要做的就是鉴往知来,努力避免前人犯过的错误。

误区一:技术的傲慢

从开始有意识的思考以来,人类对不确定的未来有着发自内心的畏惧,于是大多数人从宗教、神灵那里寻找安慰,也就是寻找对未来的一种确定的预期;但也有少数人不想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虚无缥缈中,他们希望能够认清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来预见甚至改变未来。有一种革命性的思想认为,对风险的认识界定了蒙昧与文明的范畴。当人类认识到未来不是上帝一时兴致所决定的,在自然面前人类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并且发现了跨越这条界限的方法时,未来就变成了过去的镜子,或者是由少部分哲人和科学家所统治的模糊的区域——只有他们才拥有预见未来所需要的知识。

正因为涉及对未来的预测,风险这个概念从诞生起就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通过向人们解释如何理解风险、评估风险以及应对风险,将风险承受转化为现代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催化剂之一。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在各种选择之间取舍的能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备技能。换句话说,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刻都离不开风险评估,大到国家和企业的投资决策,小到家庭计划与生活安排。实际上,大部分的风险评估是以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方式通过直觉进行的;而针对一小部分比较重要的风险事项,人们开发出了一系列复杂的评估方法,这些方法的名称可能看上去五花八门甚至与风险评估无关,例如资本市场上常用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实际上它们都是对风险进行评估和计量从而使之可以交易的工具。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基于复杂的数学应用,换句话说,就是大部分人都看不懂。

由于这些工具通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这些人往往并不是需要以此来做出决策的人——企业家、政府官员等。当决策者需要风险评估来帮助决策时,得到的就是从这些复杂工具和模型中吐出的一堆堆数字和结论。在闪耀的技术光环之下,在迷宫般的模型中,决策者们忘记了常识和直觉,信心满满地投下筹码,但当骰盅揭开的时候,收获的却可能是满杯的苦酒。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一,复杂的技术和模型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缺陷,那就是严重依赖于稳定的环境约束和数据输入。正常情况下,环境约束没有大的变动,历史数据比较规律,现实条件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测量,这种时候的结果是比较可信的。但当市场形势发生剧烈变化,环境约束有了大的改变,原有的技术模型很显然不再适用了,而技术模型是不能自我调整的,操作者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风险评估就只能是个笑话。

雷曼兄弟在破产之前,一直没有遇到过真正的流动性短缺,破产时账面上还有410亿美元的现金,福尔德也据此认为公司可以挺过这次危机,因此做出了第一个致命的错误决策:因为价格问题拒绝向投资者出售手中的商业地产资产,错过了筹集数百亿美元现金的机会。雷曼兄弟的风险部门自然拥有最为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但恰恰是这样先进的技术,没有考虑到在这种金融市场极为动荡的情形下,投资者对风险的估计会高到远远超过正常的时候,因此经过风险调整的资产价格也应远远低于正常价格。

 评估风险:走出傲慢与偏见的误区(一)

第二,遗漏了关键的假设。复杂的技术和精巧的模型都依赖于一个共同的基础——假设,人们通过假设来表达对现实的理解和描述。得到广泛运用的风险评估技术系统开始的时候一般都有着正确全面的假设(否则的话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就得不到推广了),但随着复杂的风险评估技术系统的运行,人们可能更加关注技术系统本身的逻辑和结构,忽视了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假设,积累到一定时候,复杂技术就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在这次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中,无数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许多以往不可一世的华尔街豪门只能苟延残喘,甚至折戟沉沙,但有一家银行反而大放异彩,成为新的领军者,这就是J.P.摩根。《风险管理》杂志将其评为年度最佳风险管理银行。J.P.摩根首席风险官Hogan说:“模型的引导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认识到任何模型都会因为输入的假设而产生偏差。所以我们坚持在讨论模型结果的时候,退一步想想模型的假设,多问几个‘如果’。”这意味着,在风险概率陡增的时刻, J.P.摩根使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全面的假设集合来运行压力测试。早在2003年,J.P.摩根的压力测试就包括了主要证券公司被迫退出衍生品市场的情形,在当时只有很少的几家机构这样做。雷曼兄弟和贝尔斯通的退市证明了这种假设的价值。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假设指导下的风险评估,J.P.摩根才敢于收购贝尔斯通,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了未来发展的大量资源。与此同时,其他的金融机构或是自顾不暇,或是畏首畏尾,抓不住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63599.html

更多阅读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金忠明 上架时间:2011-04-07 23:59:59随着在学校课堂教学岗位时间的日益增多,教师往往不再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与理想抱负。与之相反,“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成为职后一些教师自嘲或嘲他的话语,他们多了对教书育

战略管理: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早已成为管理学家、企业家津津乐道的一个术语,一剂良药。企业文化建设充斥着各种管理杂志、各个管理院校、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不谈企业文化建设,好象就是落伍,就是不懂管理一样。大家都在谈企业文化建

吴中桦:走出项目团队管理的误区

走出项目团队管理的误区   李先生最近刚刚荣升为项目团队的项目经理,他信心百倍,带着分配给自己的十几个人一头扎进了项目的研发中,刚开始,整个团队踌躇满志,大家都把精力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可随着研发难度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团队里出现

唐骏成长史:从小老板到亿万富翁的飞跃(一)

4月3日,盛大网络在纳斯达克的股票价格从11美元的发行价上升到32美元,其公司总裁唐骏所拥有2,661,976股票期权的收益也达到4亿人民币(行权当日的股票价格与发行价间的价差乘以260万份股,即为唐骏的股票期权收益),为内地职业经理人的身价创造

声明:《评估风险:走出傲慢与偏见的误区(一)》为网友瑾色如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