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风险:走出傲慢与偏见的误区(二)

 评估风险:走出傲慢与偏见的误区(二)


误区之二:情感的偏见

绝大部分的企业家和管理人员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人,即使是在危急时刻,也能够冷静地运用概率原则对风险进行评估,以做出最佳的决策。他们习惯相信自己在技能、智慧、远见和领导才能等方面优于一般人。但是,通常他们做出最重要的决定都是在复杂、混乱、看不清环境或者是受到威胁的时候,而这种时候往往没有太多时间去考虑概率问题。大量研究和实验表明,现实的决策与理性决策模型之间的偏差比我们想象的更常见。让我们记住吧:不是只有傻瓜才会犯错误。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两种与生俱来的缺点:第一,感情经常破坏对理性决策必不可少的自我控制力;第二,人们经常无法完全理解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也就是产生认知困难。认知困难的本质源于所抽取样本的复杂性。我们运用的简化可能使我们生成错误的认识,或者我们会把小样本当做大样本的代表;我们总是忽视问题中最普通的因素,而是鼓励注意某一部分;我们很难辨清多少信息就足够了,多少又算太多了;我们过度注意小概率的戏剧性事件而忽视那些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从纯理性的角度出发决定如何管理风险,但又往往陷入了对好运气的迷信……所有这些问题都可能使风险评估的结果产生巨大偏差,以至于促成完全相反的决策。套用一句经典的台词:理性的决策都是一样的,而不理性的决策则各有各的不同。人类思维的复杂多变使人们在对风险进行评估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五花八门,下面我们仅举几个已经证实的偏见,希望读者看了之后在评估风险的时候能避开这些陷阱,战胜这些思维定势。

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

丹尼尔8226;卡尼曼(Daniel Kahneman,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阿莫斯8226;特沃斯基(Amos Tversky )在1979年关于预期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个试验,它表明人们在对损失进行选择时的表现与对收益进行选择时的表现正相反。在这个试验中,试验的对象更喜欢3000美元的确定收益,而不是80%可能的4000美元或20%的一无所有,尽管后者的数学期望3200美元要高于前者,这些人是风险的厌恶者。接下来,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让人们在80%可能的4000美元损失和100%可能的3000美元损失中选择,这时92%的试验对象决定赌一把,尽管这样的损失期望值高于3000美元。也就是说,当涉及损失时,我们是风险偏好者而非风险厌恶者。特沃斯基对这种奇怪的行为做了有趣的阐释:可能人类效用机制中最重要和最普遍的特征就是对不利的刺激更加敏感。

这种思维的偏见有时可能是致命的。福尔德在雷曼兄弟破产前做出的第二个错误决策就是拒绝了韩国产业银行的注资。当时韩国产业银行曾出价每股6.4美元,而福尔德给出的价格是每股34.3美元。当时雷曼兄弟的市价是每股16~17美元。福尔德在雷曼兄弟工作了41年,当了14年的CEO,公司在他手上一步一步走向辉煌,股价高峰时150多美元,甚至在一周前还有每股60多美元的价格,在他看来以每股30多美元引资已经是剜心刺骨的损失了,已经充分评估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但他却没想到,市场对雷曼兄弟所面临的风险评估远远超过了他的预计,或者他想到了,但情感的偏见使他无法接受,甚至还怀着“或许有出价更高的人”的侥幸心理。但事实是残酷的,雷曼兄弟宣布拒绝韩国产业银行入股的当天股价暴跌45%至每股7.79美元,非常接近韩国产业银行的报价,一周之后百年雷曼宣布破产。韩国投资托管公司(Hanwha Investment Trust Management Co.)驻首尔的基金经理Mo Jae Sung称:“很难评估韩国产业银行的要约价格是否合理,原因是如果当时这项交易得以实现,那么雷曼兄弟可能走上复苏之路。如果韩国产业银行以任何价格收购了雷曼兄弟股份,我不太相信雷曼兄弟将会破产。”

与之相反,同为华尔街大投行的美林证券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案例。美林CEO约翰8226;赛恩(John Thain)上任于2007年10月,面临着比雷曼兄弟更差的资产负债表、更大的亏损窟窿。他上任不久就以较低的股价引入投资者128亿美元,2008年7月又以2.2折的“跳楼价”处理了账面价值306亿美元的问题资产,并在雷曼破产的同一天以每股29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卖给了美国银行。就在9月12日,花旗银行还出具报告认为美林证券价值每股40美元。虽然看起来约翰8226;赛恩对美林的风险评估过于谨慎,但最终避免了破产的命运,留下了希望的种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若干年后美林证券可能重出江湖,而雷曼兄弟却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63598.html

更多阅读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金忠明 上架时间:2011-04-07 23:59:59随着在学校课堂教学岗位时间的日益增多,教师往往不再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与理想抱负。与之相反,“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成为职后一些教师自嘲或嘲他的话语,他们多了对教书育

体验式销售:环境与顾客的沟通(二)

     记得有一次培训结束和终端导购们聊天,问他们最烦什么样的顾客,大家讨论之后,得出来的结论是:最烦那些只看不买的顾客。导购们这样说,我觉得可以理解的,面对讲的口干舌燥,甚至申请了几次价格的导购,顾客只需要说一句“再看看"或者

营销咨询师的恍惚(二):专业与行业

理想与现实反差极大,被理想折腾了近200年的国人,愈发珍惜当下的现实。身居高位的人,要有德;做咨询的,要德才兼备,这些都是妄语,君不见身边混日子的咨询师满地皆是吗?叶敦明感到真的有点恍惚了,靠智慧谋生的人,居然是那么的缺少远虑、深谋和自

战略管理: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早已成为管理学家、企业家津津乐道的一个术语,一剂良药。企业文化建设充斥着各种管理杂志、各个管理院校、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不谈企业文化建设,好象就是落伍,就是不懂管理一样。大家都在谈企业文化建

吴中桦:走出项目团队管理的误区

走出项目团队管理的误区   李先生最近刚刚荣升为项目团队的项目经理,他信心百倍,带着分配给自己的十几个人一头扎进了项目的研发中,刚开始,整个团队踌躇满志,大家都把精力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可随着研发难度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团队里出现

声明:《评估风险:走出傲慢与偏见的误区(二)》为网友南风入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