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藏在冬天里 冬天里,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活得长久(一)



  全球知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只有大潮褪去才能知道谁在裸泳。在经济状况好的时候,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是那些一夜成名的明星企业,但事实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会是昙花一现,每一次市场危机都会将一大批这样的明星打回原形。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企业就像是参加一场充满障碍的马拉松,跑得快的企业未必能跑得久。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曾经就那些全球领先企业的长久卓越之道做了精彩的阐述。卓越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特别是长久卓越更是每一个企业的梦想。但在卓越之前,所有的企业首先必须要尽可能地活下去、活得久。生存是卓越的前提。只有经历了多次市场暴风骤雨的洗礼,依旧屹立不倒的企业才可能走向卓越。那么,这些能够穿越多个危机险滩、长期立而不倒的企业究竟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通过对大量企业的研究和分析,笔者认为,这些长盛不衰的企业普遍具有以下五大特点:具有冬天意识;不仅擅于低头拉车,更会抬头看路;稳健甚至略显保守的财务结构;具有核心竞争力;持续为未来下注。

  1.具有冬天意识

  过去的三十年,虽然中国企业也面临诸如市场竞争加剧、政策调整、局部的金融危机等各种挑战,但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制造业转移以及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经济体)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景气度水平,中国企业普遍活得都比较滋润,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危机,与那些曾经历经多次经济寒冬,并且劫后余生的欧美跨国公司相比,我们的企业显然缺乏足够的冬天意识。这就造成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到来的时候,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做好过冬准备,它们中的很多甚至还继续期望高歌猛进。然而,当这些企业家们还在继续猛踩油门的时候,前路却已经是暴风骤雨、冰雪寒冬。而对于这些一没有准备棉袄、二没有减速的企业而言,这场危机无疑是灭顶之灾。

  相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具备冬天意识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生存力和发展力。这些企业能够历经多次危机而不倒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并始终为可能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华为这个80年代末期创办于深圳的电讯设备提供商,在短短20个年头,依靠自身,以其独特的狼文化实现了快速的成长。依靠其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世界各地的多个研发中心的研发能力保证,在与思科等国际巨头对峙时丝毫不落下风。2004年与西门子合作,2005年与沃达丰达成全球采购框架协议,其后与美国、西班牙、荷兰等地著名电信运营商合作,在2007年华为更是跻身移动网络全球三强,欲与老牌网络提供商爱立信试比高。就是这样一个在外人看来顺风顺水的华为,其实早在2001年时就已经具有了“冬天意识”。2001年3月,正值华为企业经营发展势头良好的时候,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发表了题为《华为的冬天》的文章。他在信中没有提及个人的成就云云,而是“十年来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也正是这样才存活了这十年。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在信中,任正非对华为的员工提出了要求,“我们大家一起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在华为2000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任正非大谈危机和失败,足见其危机意识之浓。

  同样,比尔.盖茨一直强调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张瑞敏十多年来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柳传志则指出,“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精灵藏在冬天里 冬天里,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活得长久(一)

  而华人圈的骄傲——始终保持着华人首富“李超人”称号的李嘉诚先生对此显然有着更加深刻的感悟。这个华人企业界的传奇人物,自1950年创业,57年来,历经两次石油危机、文化大革命、亚洲金融[2.21 -0.45%]风暴,他的企业却屹立不倒,反而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其旗下的业务已横跨多个产业,遍布五十五个国家,走向日不落。在《商业周刊》记者问及其长胜秘诀时,李嘉诚是这样回答的:“想想你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假设你驾驶着以风推动的远洋船,在离开港口时,你要先想到万一悬挂十号风球(香港以风球代表台风强烈程度,十号相当于强烈台风),你怎么应付。虽然天气蛮好,但是你还是要估计,若有台风来袭,在风暴还没有离开之前,你怎么办?我会不停研究每个项目在面对可能发生的坏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往往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显然,李嘉诚把他57年不败归功于他的风险意识和冬天意识。

  从以上这些鲜活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长期叱咤风云的业界不倒翁都具有深刻的危机意识,这也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显然,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乃至未来,只有未雨绸缪、具有冬天意识的企业才能活得长久,活得精彩。

  2.不仅善于低头拉车,更会抬头看路

  能够度过寒冬的企业必须拥有着扎实的内功,不仅来自于市场销售数字的漂亮,更要有主导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战略体系及相应的战略组织框架。细究此次深陷此次危机的中国企业,之前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使得大多中国企业只知抢速度、占市场、多元化,在低头拉车的同时却忘记了抬头看路。不知方向的拉车,结果不是原地打转,便是撞在南墙。

  如同《长寿公司》的作者、著名经济与管理学家阿里。德赫斯提到“度过了无数寒冬的长寿公司历经战争,经济萧条,技术和政治变革的洗礼,却似乎总是能够将自己的触角伸展开,坦然地面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一句话,它们善长学习和适应环境。他们对环境非常敏感,能够与时俱进,关注变化,适应市场,适应外界的需求。”

  施华洛世奇代理人早就意识到欧美市场饱和,于是去开辟阿拉伯市场,金融风暴来了,欧美订单滑落了60%,但是新兴市场却给他带来了70%的增长,总量还增长了10%.广东不少礼品企业已经关闭,而温州的礼品行业却展示出了惊人的耐“寒”力。因为温州礼品商发现原来国外消费者都是买中高端礼品,现在开支缩水,不少人转向买中低端产品,于是他们加大了中低端产品的开发。在第104届广交会上,很多温州礼品商获得了比往年更多的订单。

  注重长远利益的长江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嘉诚,更关注对经济未来的把握,以及对企业战略方向的管理与预测,正如他所说,他经常想的是几年甚至十年以后的事情,这也正是李带领长江集团在多次的萧条、危机和金融海啸中不受其害反而获得大收获的保证。在上世纪60年代局势动荡不安的香港,银行爆发信用危机,房地产价格暴跌,人心浮动,百业萧条的情况下,李嘉诚再一次显示了他的独具慧眼和远见卓识。

  他一方面加强稳固大后方“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继续在塑胶工业中保持独占鳌头的地位;一方面不动声色地将工厂利润和物业租金换成现金存放,并且通过不同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充分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紧不慢,胸有成竹地用现金,用最低价格收购那些急于将物业脱手,急需现金,弃港而去的“有识”之士的地皮和旧楼。也就是说,从1959~1969年,在香港经济几度沉浮的动荡岁月里,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抛售大量地皮,物业的时候,不急功近利的李嘉诚在给自己留有余地——“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和大量物业的基础上,冒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风险。他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现金将购置的旧楼翻新出租,再用所得利润全部换取现金大量收购土地,并且采取各个击破,集中处理的方式,将土地以点带面,以面连片和纵横交错地发展。最终,凭借对香港经济未来发展的准确预见和把握,李嘉诚又一次成为了赢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63494.html

更多阅读

CCTV《藏在书包里的红玫瑰》 藏爱 梓妃渔 书包

CCTV《藏在书包里的红玫瑰》青春期的教育不仅仅是性教育,我认为,性的教育更应该在青春期之前完成,越早越好。而青春期的教育是价值观的教育,是道德观的教育,是情感的教育,是心理的教育,是安全的教育。青春期的教育家长不专业,学校不专业,家

2013,什么样的新年礼品够创意 2012年新年礼品

2013,什么样的新年礼品够创意新年近了,家住杭州的菲菲准备在大家所谓的"世界末日"后的第一个新年,送爱自己的以及自己爱的亲戚朋友们一份创意的礼物。于是她开始在网上找一些创意礼品设计达人的信息,然后联系私下让他们帮忙做设计,然后

声明:《精灵藏在冬天里 冬天里,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活得长久(一)》为网友偑詪惗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