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铁规则(27)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铁公司就是宝钢当时主要的援建企业,了解到中国国内矿石品位低,所以在设计时就提出了铁矿石全部靠进口。结果在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这件事情引发了非常激烈的争论。当年共有4个代表团分4次对当时的冶金工业部部长唐克进行了质询,言辞犀利:“如何能保证宝钢的铁矿石获得长期供应?崇洋媚外用进口矿,外国人卡我们脖子怎么办?”

  一时间风波四起,无数的指责和争议都朝着宝钢飞来。无奈之下,宝钢只好修改计划,减少用进口矿,增加用国内矿,并一再对外声明进口矿只是暂时的,长期还是立足用国内矿。

  后来回想,当时的这种质疑和争论其实超前了很多年。但在当时,铁矿石的实际供需情况的确让这些可能性看起来像是杞人忧天。

  徐向春现在就职于国内一家有名的钢铁资讯公司,曾经在冶金工业部工作过,徐向春回忆起当年说:“那个时候国内外铁矿石供不应求,产钢大国日本、美国和欧洲的钢铁总产量,在达到1.3亿吨时就开始回落,持续10多年产量徘徊不前。大家都认为中国也最多达到那个水平,而以当时的铁矿石供应量供应1.3亿吨的产量绰绰有余,绝对是供不应求。”

  为了说服那些仍对进口铁矿石存偏见的保守者,冶金工业部后来又先后赴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考察矿山,所到之处都可以看到大量品位高、廉价易取的铁矿石。

  考察完毕后,冶金工业部副部长黎明透彻地分析了世界铁矿石市场:“国外矿石开采大多是实行股份制的私营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以赚钱赢利为唯一目的,在市场竞争中为取得主动权,都把客户当做上帝。国外搞经济的根本不管敌我友,不管你信仰什么,国家的体制如何,一律平等对待。这就是市场规律,公平竞争,老少无欺,谁也没有办法去限制别人,只有靠自己把商品推销出去,中国人时时担心外国人卡脖子,太不了解世界,太不了解市场规律了。”

 第27节:铁规则(27)
  经过诸多波折,还是由宝钢开了进口矿的先河,揭开了中国大规模进口铁矿石的帷幕。

  1985年1月2日,第一艘4万吨级的“江达海”号货轮满载印度矿泊靠宝山码头;1月19日,第一艘13万吨级的“巨拉”号满载巴西粉矿经宁波减载驶抵宝山。此后,全国各大钢厂都开始大批量地使用进口矿,中国的铁矿石开始成为配角。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99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仅3734万吨,到2001年增长到9231万吨;而就在1994~2000年间,国产铁矿石却由2.5亿吨下降到了0.4亿吨,整整下降了2.1亿吨!

  山东的金岭铁矿当年生产的铁矿石品位在60%之上,是国内平均铁矿石品位的两倍。但金岭铁矿经营部的一位负责人回忆起当时的处境却备感辛酸:“在2002年之前的许多年内,卖铁矿石给钢厂都是先发货后付钱,导致很多货款不能如期收回,职工的工资都没有保证,期间有接近1/3的职工都下岗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63232.html

更多阅读

第43节:铁规则(43)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在三大矿利益链条之外还有“添油加醋”的角色印度。印度矿到中国主要是走现货矿,这也就意味着价格随时会发生变化。每当海运费上涨,三大矿出口的铁矿石的到岸价上涨,印度矿立马跟风

第42节:铁规则(42)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9.5%的涨幅并没有让国内钢铁企业感到十分满意,不少人都认为5%的涨幅更合理。但既然谈下来了,也只能接受。更重要的是,拿下首发定价权,没有再现往年谈判过程中的“屈辱”挣扎,已经让

第41节:铁规则(41)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中钢协对此一律坚决回应:中国拒绝接受19%的涨幅。  5月29日,新日铁宣布结束谈判,接受了必和必拓涨价19%的要求。  只剩下宝钢在孤独地战斗,寻求打破国际惯例,设定“中国价格”。

第40节:铁规则(40)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谈判桌上无进展,谈判桌外的市场却变化不断。首先是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在此期间开始迅速增长,1月和2月进口量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1.9%,铁矿石在各港口积压严重,企业库存大幅上升。商务

第39节:铁规则(39)

系列专题:《力拓“间谍门”背后的经济战争:铁规则》  中国方面自然也不甘示弱,咬住一个目标:降价。  中钢协率先放出减产的消息,召集国内45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代表召开“稳定国内钢材市场座谈会”,提出减产5%的要求,以稳定国内钢价。

声明:《第27节:铁规则(27)》为网友卖梦商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