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投资智慧:大师的投资习惯》
他喜欢在投资组合中持有那些能引起套利交易者注意的股票。因此,他经常能走在趋势前面。
![第30节:大师的投资习惯(30)](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52996585161.jpeg)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他说,最聪明的人都在并购领域—现在仍然是这样—和金融研究部门。很少有精英愿意做交易员。但是最近20年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了。现在沃伦?巴菲特式的人物已经不再是主角了,而是交易员:阿舍?阿德尔曼(Asher Adelman)、卡尔?伊卡恩(Carl Icahn),以及吉米?戈德史密斯(Jimmy Goldsmith)。 1975年以前没有关于场外交易员的报道。因此,套利机会可能在三级市场(the third market)①和交易所之间存在。斯坦哈特记得他曾购买了70万股宾州中央(Penn Central)公司的新股,价格介于6.875~7.125美元之间。后来,Jeffries—一家专注于三级市场的公司—打电话给他,说他们有70万~80万股宾州中央公司的股票要出售。斯坦哈特立刻检查了市场的容量,发现这只股票交易量很大,涨势强劲。于是他投标买下了Jeffries公司要出售的所有的宾州中央的全部股票,价格为6.15美元。40分钟后,他将这些股票在交易所市场卖出,赚了超过400万美元的利润:多么美妙的1个小时!这基本上是Jeffries公司客户的失误。他本应该了解一下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行情,以确定这只股票的市场深度。无论如何,斯坦哈特合伙公司一时交易量大增。后来仍然有套利机会存在,不过都随着证券买卖汇总记录带的消失而消失了。现在,基本上不存在这样的机会了。 选股专家 华尔街有比较突出的经纪人吗?斯坦哈特回答说,他定期得到大量消息,但是并没发现哪家经纪公司或研究机构在长期内一直表现得出类拔萃。他说也可能有一两个例外。他有一些很特别的爱好,例如为了拜访一位中美混血的投资记者蒂姆?霍尔特(Tim Holt)并听他的讲座,他曾付给此人1?000美元,不过,他发现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我没留下任何印象。”他说。 他评论说,那些只对佣金感兴趣的人很难成为优秀的选股专家。如果一个人真的很优秀,那么他完全没必要出售自己的想法:因为回报率太低了。只有那些平庸的人才会发现出售自己的想法是划算的。大多数经纪人“甚至不敢到股市中一试身手,或者当形势和他们的看法相左时,再多坚持几天自己的观点”。斯坦哈特说。至于他自己,他总是尽力而为。 在沃顿金融学院学习期间,斯坦哈特发现概率论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概率知识使他能够自如地处理不完全的和不精确的数据。这门课教会了他处理许多事,甚至包括程序化交易的方法;它让他理解了什么是可以被理解的。他说,将概率的方法应用于决策可以保持整个决策过程的一致性,而且可以让他在遇到与技术有关的事情时做出判断,例如当他对设计到技术一无所知时。斯坦哈特说他不知道256K的RAM是什么东西,但是如果这个行业出现重要的变动,他能够抓住重点,提出一些恰如其分的问题,有时那些真正懂行的人还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