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投资智慧:大师的投资习惯》
反身性理论 索罗斯“反身性理论”的本质是指认知可以改变事件,而事件反过来又改变认知。这种效应通常被称为“反馈”。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公主吻了青蛙,青蛙变成了王子,她将给他更多的吻,他也将吻她……我不知道最后是什么。另一方面,如果你拴住一条脾气好的狗并踢它,骂它“坏狗”,那么这条狗会真的变得很凶,并扑过来咬你,而这又会引来更多的踢打、更多的撕咬。 回到投资方面,如果投机者相信美元将升值,那么他们的购买将推动美元上涨。这反过来又会使利率降低,刺激经济增长,从而推动美元再次升值。与此类似,如果许多投机者相信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或海湾西方石油公司(Gulf & Western)或其他任何公司的股价将上涨,那么他们的买盘就会推动股价上涨,而且公司管理层可以以更优惠的条款利用这些股票作价去收购其他公司,进而拉动股价再次上涨。 索罗斯将这种事实作用于认知,认知复作用于事件,并如此循环往复地交互影响过程称为“鞋带”(shoelace)模式。 反身性的一个关键观点是参与者认知的不完备性。(正如我前面经常提到的,这是军事决策问题的本质:在决策时你无法得到所需要的全部信息;事实上,即使你设法得到了全部信息,这时情况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索罗斯希望建立一种广泛适用的反身性理论,并用这种理论预见到即将到来的20世纪80年代大崩溃,就像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预见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样。他承认他这个思想到现在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经济理论,尽管他认为这个思想很有价值,而且十分有趣—的确非常有趣。投机家们肯定已经深谙此道,不过大众未必都能了解个中奥妙。
![第54节:大师的投资习惯(5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52650762886.jpeg)
索罗斯尤其对两个金融领域的反身性感兴趣:贷款与担保之间的关系、管制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贷款对担保的影响 贷款活动增加了贷款担保品的价值。如果一家公司或一个国家可以像日本的铁路公司那样借到大量低息借款,并可以低价购买能带来盈利的资产,那么它就能得到快速发展。贷款通常会刺激经济活动,而经济得到强劲提升又会使资产升值并提高收入水平,而这又可以提高信用水平,从而可以贷到更多款。 但是,最终当债务太多以至于超过了清偿能力时,为了清偿债务,担保品将被迫折价变现,于是整个过程反转了过来。 大多数国际银行家并未意识到借款国的负债率可能由于得到他们的贷款而得以改善。他们也没有认识到将担保品折价变现以偿还债务反过来又将抑制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