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在跑步,忽然其中一人(苏宁)有了自行车,速度加快;不久,跟随者也有了自行车,可那人忽然又有了汽车;等跟随者有了汽车后,那人忽然到了机场,登上飞机,连影子都不见了。”——张近东
不喝不知道,一喝吓一跳。46岁的张近东酒量惊人。前晚在苏宁电器2009年迎春答谢酒会上,这位董事长连续应付了几十位家电行业老总的敬酒,一度出现排队局面。而2个小时前这位董事长还身在另一场酒会。在两场酒会间隙,他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采访,打了一通“迎春醉拳”。
第一场:
意有所指的自选套路
红光满面的张近东在见记者前显然早有准备,没等提问,便滔滔不绝地讲起近来感受。“每次来上海,就觉得做得不够。因为上海聚集了众多跨国企业,在这里参与竞争一定要在管理上狠下工夫。一下飞机就跟凌国胜(苏宁上海总经理)讲了,步子要快。”
接着他开始谦虚。“我们庆幸做了连锁零售,这是中国工业进入世界市场的咽喉,有战略意义。”他表示,努力也好,运气也好,苏宁已在这个行业搭起基础平台,希望能真正承担些责任。
没提眼下震荡中的国美,但他却借题发挥了一把,说:“1998年二次创业,我们提出打造一个社会化企业,今天看还是非常适合。”做企业不能过度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需要融合社会利益,否则“一定会有问题”。
酒意渐消,他有了一些自夸,说苏宁一直苦练内功,现在同质化竞争只是表象,连锁零售一定会分化,“2010年苏宁会领跑”。他甚至说,苏宁担心跑步时没有标杆,对手只有自己。这个标杆不一定在前,只要提示苏宁不要脱离主业,迷失自己。
“距离目标还有差距。前几天我见了海尔的张瑞敏,认为这个产业的供应链有对接问题,必须通过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他说,苏宁目前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店面布局,有些是“为了开而开”,区位规划不合理,必须坚持店面管理,提高单店赢利能力。他认为,坚持3到5年才能建立真正的竞争力。
第二场:
应对提问的标准招式
张近东打完“自选套路”后,面对“金融危机来了,你对家电业发展有何看法”的提问有些谨慎起来。
“外部环境正在变,中国经济最近进入下行通道,家电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不过中国制造业整体还是很强劲。”他说,随着钢铁、能源成本大幅下降,中国制造业反而有了新的机会。以液晶面板产业为例。去年9月他去了日本夏普,看到10代线建设,判断生产出来必亏,因为32英寸面板只卖2000多元。国内企业虽无话语权,但日韩的优势反而跌到最低,目前大陆拿出20亿美元采购台湾地区的面板,可创造出来竞争优势,这是制造企业借力的条件。
在金融危机的局面之下,连锁零售拓展条件变得更有利,因为店面租赁价格较以往大幅降低。而且这一时期也可优化区位布局与内部结构,实现店面升级。“市场很大,刚性需求很多,苏宁在国内仅占10%不到,就算负增长,中国还是有7000亿到8000亿元的容量。苏宁今年的业绩统计口径上是700亿到800亿元,2009年正增长是铁定的。”张近东说。
黄光裕被拘捕后,张近东在家电连锁零售业中的形象明显突出,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业强人。这也为他创造了更多话语机会,目前张近东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他在记者面前也更愿意谈危机时期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
从振兴产业计划、相关部委提议的组建大型国资流通集团计划,到如今家电下乡,他认为这一切都为连锁零售业创造了一个绝佳发展机遇,尤其是家电下乡已直接拉动农村消费。“第一轮家电下乡试点每投入2亿元能带动20亿元销售。2009年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将上升到100多亿元,可拉动超过1000亿元的内需,全国推广4年总销售额有望超过5000亿元。”
第三场:
“暴打”对手的独门绝技
借着酒意,张近东没有放弃醉打其他对手的机会。
他说,自己曾给同城对手五星电器董事长汪建国讲过一个例子,以证明苏宁不可战胜:一群人在跑步,忽然其中一人(苏宁)有了自行车,速度加快,跟随者不久也有了自行车,可那人忽然又有了汽车,等跟随者有了汽车后,那人忽然到了机场,登上飞机,连影子都不见了。
“苏宁靠的是内功,不是建立在别人犯错的基础上。苏宁也受到外部环境冲击,但增速仍高于同行20%.”放言之后,他也没有“错过”对五星外资控股公司百思买的揶揄,称这家公司正积极扩张,一年来新增7家门店,“但百思买进来又怎么样呢?它在发展,我们远快于它。不研究、不关注不可能,无论大小都研究,但我们充满信心,现在考虑的是进入国际市场,2010年进入香港地区,可能还可以提前。”他说,公司正考虑并购,前不久就评估过已破产的美国第二大电子连锁零售企业“电路城”,它只值1亿美元,收购起来“小菜一碟”,连上海苏宁都可以买它,但没什么价值。
他还很不满外资同行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通畅,优惠条件很多,而本土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却要遭遇许多条款限制,有很多陷阱。不过,他还是充满挑战欲望,“说不定某天我也进入它们的市场,而且我的机会远大于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