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南海泡沫使政府信用支离破碎,人人对股票退避三尺,无人敢问津。不过,这也促使英国政府不断反思英国的金融体系,不断修改有关货币制度的相关法案。 在通往英镑国际化的路上,金本位制的确定,是我们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坐标。 提到金本位制的最早雏形,我们还不得不提及在南海泡沫中输得很狼狈的著名科学家牛顿。1687年,牛顿出版了惊世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并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虽然在南海泡沫中被崩溃击中,但牛顿在英国货币制度的完善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12年后,牛顿因其卓越的科学贡献而成为英国皇家铸币局的局长,并于1717年,按黄金固定了英镑的价格——每金衡盎司3英镑17先令10又1/2便士。 1793年开始法国进入恐怖时期,大量金银流向英国,这大大提高了英国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不过,随着1795年法国纸币垮台,货币变得匮乏,一些对英国有债权或者信贷的人纷纷向英国支取以填补缺口,游资回流导致英国出现通货紧缩。而法国的特遣舰队出现在威尔士海岸时,人们又如惊弓之鸟,纷纷把钞票兑换成硬币。英格兰银行业方寸大乱,不得不停止钞票兑换硬币的业务,最后导致银行券对黄金的贴水,英镑大幅贬值,直到1819年才恢复兑换。 不管怎样,金本位制度深深扎根于英国传统的经济体制中: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在法律上承认了把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金本位确定的前提是金币在世界的流通性,黄金是世界共同的货币,如果人们在各地支付的只有黄金,那么在别国购买商品或者在本国购买别国商品时,只要支付与商品价格相当的黄金就可以了。金本位制,指的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该框架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各国可以自由铸造货币、自由兑换,黄金也能在各国自由输入和输出。人们将持有的纸币以货币含金量为标准兑换为金币即可。 金本位制的确定,也是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中信。国际经济学家罗伯特·所罗门曾说过,“国际货币体系就像城里的红绿灯一样,一个功能完善的货币体系能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方便,能自然地适应各种变化;一个功能残缺的货币体系不但妨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而且在对各种变化作调整时,甚至会起到阻止和推迟作用,引起阻碍经济发展的动荡”。
![第9节:第一章远去的“日不落”背影(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32916906432.jpeg)
客观地说,世界需要一种通用的货币。一旦某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成为通用货币,这样的通用货币不仅能够简化汇率的计算,促进贸易的发展,它还具有很强的价值尺度,让全世界都懂得这个国家的“价格语言”。在无数次胜仗的催生及工业革命的助推下,英镑要迫切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把世界经济推向英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