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他的主张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与凯恩斯针锋相对,美国经济学家怀特提出应该把美元推上世界货币的舞台。在史学家眼中,怀特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代表团的领导者和灵魂,他认为,“广泛地监控资本的流动,无论是流进还是流出,应该成为战后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凯恩斯所认为的制衡美国经济实力的机制,则应该是美国经济实力的附庸,应该建立以美元为核心的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某种金融机制。 怀特的美元“中心论”受到罗斯福的极力吹捧,在各个场合,罗斯福都不忘为美国及美元打免费的广告:“这个伟大的国家将要担当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它如此夺目,它会继续复兴、继续繁荣。” 1944年,美国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确定了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即美元—黄金本位制,协议规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固定,美元可代替黄金作储备,黄金被美元囚禁在牢笼里,美元一跃成为世界货币,在世界金融体系中指点江山。1945年12月,《布雷顿森林协定》生效,它结束了长期混乱的国际金融旧秩序,建立了美元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可调整的汇率制度。 曾经籍籍无名的经济学小辈怀特最终打败了经济学泰斗凯恩斯,不过这并非是他在学术上的优秀,归根结底在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使然。有的时候,某种经济学理论能否得到重用,不在于它是否更完美和合理,而在于它是否使强者获利,是否迎合了控制格局者的利益。处于强势地位的美国,已经把美元的地位提升了。如果没有美国的强劲实力,无论怀特为美元披上多么华丽的外衣,仅靠他一个人的游说甚至搞阴谋,也撑不起世界货币的局面。 战后援助的货币侵略
![第28节:第二章美元的黄金时代(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32646965471.jpeg)
在大多数文明国家之间的交易中,还存着如此多的……原始做法,即几乎每一个独立的国家都选择通过自己的货币来体现自己的国家性质,即使这样于本国于邻国都不方便。 ——约翰·斯图亚特·米尔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权货币,但每一个国家又都希望自己的主权货币能够变成另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二战后,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背负着巨大的债务,迫切需要外援帮助他们恢复经济,美国一面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一面打着援助的幌子敛财,并进一步巩固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 通过经济援助,美国可以将大量剩余资本输出海外,挖掘新的利润市场。同时,美国也看到,欧洲经济的衰败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威胁。而且,美国更担心落后地区在贫穷的怂恿下被共产主义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