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第三章群雄逐“币”(5)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加入还是不加入?踌躇之后,英国最终还是选择了“下嫁”欧元。1990年,英国决定加入欧洲汇率体系,不过它的加入也是有条件的——拒绝放弃英镑,同意参加欧洲汇率机制。事实上,加入欧盟,英国就等于给自己埋下了不定时炸弹。

  在欧洲汇率体系中,欧洲货币单位是欧共体成员国商品劳务交往和资本流动的记账单位,西欧各国的货币不再与黄金或美元挂钩,而是互相挂钩;每一种货币都有自己的汇率浮动范围,一旦超出这个汇率浮动范围,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都有责任对市场进行干预,以保证该国的货币退回到汇率浮动范围之内。

  德国由于经济日益强大则更加繁荣,马克也借此在欧洲货币单位中表示的份额不变。在加入欧洲货币体系之前,英国与德国马克的汇率已经偏高——1英镑兑换2?95马克。然而,英国的经济一直委靡不振,要维持如此高的汇率,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第35节:第三章群雄逐“币”(5)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十二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其中确定了欧洲货币联盟。在这个条约中,有些欧洲货币,如英镑、里拉等明显被高估,他们的经济步调难以与德国保持一致,面临着巨大的降息和贬值压力,一旦这些国家的经济出现变动,将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出所料,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很多欧洲国家手忙脚乱,很难踏准欧盟的经济节拍。尤其是英国,更是困难重重。经济困难期,英国不可能维持高利率,唯有低利率才能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但如果德国的利率不下调,英国擅自降低利率,会削弱英镑,甚至英镑有可能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与英国的降低利率政策形成明显对比,德国由于投资过热,而实施银根紧缩政策。德国认为降息会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并引发经济崩溃。因而,德国断然拒绝了英国的降息要求,反而在1992年7月把贴现率升为8?75%,英国不得不霸王硬上弓,勉强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想到,仅仅几十年,英镑就沦落到看德国脸色行事,甚至打肿脸充胖子的尴尬境地。

  德国的高利率,导致外汇市场上出现抛售英镑、里拉,抢购马克的现象,里拉和英镑的汇率大跌。虽然英国首相约翰·梅杰(John Major)一再申明英国将信守英镑价值,但更多的人已失去信心,认为这不过是英国政府掩盖公众恐慌的噱头。

  在华尔街,以索罗斯以首的投机者早就瞄准了英镑这块多米诺骨牌。索罗斯具有惊人的洞察力与煽动性,索罗斯的一位同事罗伯特·米勒这样评价他:“索罗斯具备一种技巧,在有些思想还未显露的时候,他就能拨开云雾,找到一线曙光……他很确定自己为什么应该买入或者不买。索罗斯另外一个突出的能力就是,一旦他意识到自己错了,他会马上改正,毅然抽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62036.html

更多阅读

eviews建立ma 1 模型 第125节:第三章 建立赢利模型(1)

系列专题:《成功商业模式设计指南:商道逻辑》  第三章 法则三──建立赢利模型  第一节 自我赢利能力检测  一、 我们的利润区在哪儿?  利润区是指为公司带来高额利润的经济活动。这种利润不是平均利润,不是周期变化的利润,也不

第39节:第三章群雄逐“币”(9)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索罗斯打开了东亚经济链条的第一个薄弱环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东亚各国相继进入索罗斯的狩猎区。索罗斯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各国汇率跌声一片。菲律宾比索、印尼卢比和马来西亚林吉特相

第38节:第三章群雄逐“币”(8)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虽然东亚这块经济热土的树还没有到遮天蔽日的程度,但不少亚洲国家自己已开始飘飘然了。早在1993年,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新加坡新闻部长杨荣文一语惊人:“亚洲将成为世界真正的领袖

第37节:第三章群雄逐“币”(7)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英国人对索罗斯恨得咬牙切齿,索罗斯却不以为意,“对于从英镑贬值中赚钱,我一点也没有感到悔恨。正如事情发生的一样,贬值可能还是件好事。但是这里的关键是:我并不是通过投机英镑来帮助英国,

第36节:第三章群雄逐“币”(6)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索罗斯早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前,就预见到欧洲汇率体系具有致命伤——由于经济实力迥异及各国利益纷争,整个体系将很难保持一致,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给投机者留下天大的

声明:《第35节:第三章群雄逐“币”(5)》为网友美腿欧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