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第一打工皇帝成功学:像唐骏那样》
唐骏曾经说过,虽然陈发树给他的转会费是10亿元,但他绝对会为公司创造超过自身几十倍的价值。如今,他的努力已经开始证明唐骏永远值这个价,甚至更多。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个人创业的时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老板。对公司职员来说,只有公司发达了,你才能够发达,只有公司赢利了,你的工资才可能得到提高,你个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没有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利润的增加,你丰厚的薪酬也就无从谈起。 在国内,经常有职业经理人与东家关系不和的问题,这对于唐骏来说却不难解决。唐骏坚持一点,就是要学会与企业“共赢”。而这也恰恰是唐骏与所有自己的老板沟通的最主要的策略。 无论是唐骏领导微软(中国)深度参与慈善事业,还是成立有政府背景的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当时,唐骏都是带着这种“共赢”的态度去积极地一一促成的。所以,后来有人这样评价唐骏:“唐骏虽然在微软前后干了十年多,但他从来没让微软失望过。” 学会共赢,只有学会与企业共赢才是最大的赢。在企业内,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就如同高山与流水,只有在依靠与互助的微妙配合中,才能共赴相同目标。然而,倘若只纠缠于小我之中,只会顾全自己的利益,那么每一个个体也只能仅仅是一滴水。所以,你只有纵身于大海中,才有可能成为浩瀚大海中的一分子。 一个时刻只为自己着想的自私的人,是难以取得大成就的,最终企业也会抛弃这样的员工。要知道,现在的公司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工厂,许多公司都是老板辛苦创办的,老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所以他们都承担着难以收回投资甚至破产的风险。老板的利润是由员工创造的,老板只有首先支付员工的工资、保险和奖金,才能获得剩余的利润。 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创办公司的老板必定都愿意尽可能地留用那些对公司忠诚的员工。对此,每个职员都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只有公司成功了,你才能够成功。 “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不仅是时代对员工的要求,也是时代对管理者的要求。 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存艰难,员工和企业领导者一样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赚钱就是企业最大的目标,不赚钱的企业是无法对员工对社会有所承诺和负责的,也就无法成就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保障。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反之亦然。
![第44节:第三大因素:诚(10)](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31521230528.jpeg)
正如管理界流传甚大的“雁群理论”:当雁鼓动双翼时,对尾随的同伴都会具有“鼓舞”的作用,雁群一字排开成“V”字形时,就会比孤雁单飞增加71%的飞行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