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2)



系列专题:《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将两名大学生分成一组,其中一人用手指敲打桌子演奏某首歌曲,而另一人则需要猜测对方演奏的是什么。此时,演奏者既不能告知对方歌名,亦不可哼唱,只能用手指敲打桌子以表现曲调。当演奏结束以后,扮听众的一方需要猜测歌名,并将其记录下来,而演奏者则需要猜出并记录对方猜对的概率。

  实验以这种方式反复进行几次,最终,演奏者的期望值和观众的正确度,又会各是多少呢?

  实验结果显示,至少有50%的演奏者认为,听众在听过自己的演奏以后,应该能够猜对歌名,但是,真正猜对的人却只有2.5%!也就是说,真正能够听懂的听众甚至连25%都没达到,而只有可怜巴巴的2.5%,这种结果是不是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难道演奏者的手指演奏有问题吗?

  我们不妨自己做一下这个实验,由你本人充当演奏者,顺着"噢!必胜KOREA"的节奏,用手指在桌子上敲打、演奏。这时,如果你闭上眼睛,头脑中应该会出现自己要演奏的音乐,并会伴有架子鼓声、贝司声,以及铿锵有力的欢呼声。"噢~"的部分,强力敲打,"必胜KOREA"部分,缓和节奏,然后再上升到"噢~"部分,又是强力敲打……当你睁开眼时会发现,自己已然在不经意间开始耸动肩膀了。是不是感觉这是一场很享受的演出?节拍、音乐、情感……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无可挑剔、堪称完美。

  那么,再让我们换个角度,当回观众吧。你在不知道对方演奏什么曲目的情况下,只能凭借该人用手指打出的节拍来猜测歌名。没有歌词、没有哼唱、没有架子鼓声、电子琴声等任何音律,有的只是根本揣测不出任何意义的敲击声。你丝毫感觉不到任何旋律或演奏所带来的兴奋,无论你怎样努力,试图进入状态,耳边响起的声音只是"啪……啪……"可相反,这时演奏者却会认为,他向别人传达的是自己头脑中所形成的、可谓幻想性的节奏。

  一旦进入名为"自我"的框架中,我们时常会认为,自己表达出的意志既正确又客观。但是,我们所传达的语言、记录、文字信息、邮件信息等,其实只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是清晰的,别人若以自身的心态去参详,就会感到含糊不清、不确定,而在这种因信息传达不正确引发的误会和矛盾面前,人们又往往会误认为是对方没感觉、没能力、冷漠无情。

 第7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2)
  父母总是会以"学前教育"为借口,将那些难度高于孩子所处年龄段的知识,硬塞给自己的子女,且又经常会把"这么简单你都不会"挂在嘴边。很显然,做父母的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知识其实只是对大人而言才是简单的。男女关系中同样如此,面对数小时一直闷闷不乐的女友,男友往往不会去安慰她,反而会说"只不过开个玩笑,你就这样小肚鸡肠!"这是因为他并不知道,虽然在自己看来这只是个玩笑,但对于女朋友而言,她的内心已经受到了伤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61948.html

更多阅读

第7节:问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3)

系列专题:《20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在他困难的时候,我帮过他!我也愿意帮助他人!  他有钱投资,我有才智创作,所以我们合作成功了,而且非常愉快!  我关心他的生活,在他需要我的时候,我能站在他的一边。他孤独失落的时候,我不会离开他,

第14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9)

系列专题:《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描述他人时,我们倾向于针对对方性格、信念这种内在因素,去做说明;但轮到自己时,我们就会使用情境因素来解释自身行为。[7]例如,"你"没有守约,就是因为你没有责任感,但"我"迟到则是因为塞车

第13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8)

系列专题:《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普遍认为,自己了解对方的用时,一定会少于对方了解自己所需花费的时间。也就是说,站在"我"的立场上看,别人是一个"单纯的存在"、是短时间内就可以了解的;而"我",则是一

第12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7)

系列专题:《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季洛维奇教授在实验中,要求一名学生身穿印有曼尼洛头像的T恤,进入有4-6名学生在做实验的实验室。在此停留片刻以后,教授让这名学生猜测,他在实验室见过的几名学生中,有几人会注意到他

第11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6)

系列专题:《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例如,某人某日清晨突然发现洗发精已经用尽,无奈之下他只能以香皂代之,随后便匆匆赶往公司上班。这种情况下,虽然公司没有任何一位同事察觉到此事,但他却自己发牢骚说"badhairday",即典

声明:《第7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2)》为网友束不起的柔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