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贾文良是憋着一股气在造车的,多年来的不受“待见”,令这个一肚子勇气和梦想的人既有些愤怒,又有些无奈。
他就像是当年的李书福
记得大概在2005年,我曾经做过一组民企造车的稿子。那时候正值造车热,下去一打听,原来浙江还真有不少造车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主业是汽配,后来延伸到造车上。三个特征比较明显:其一,大多都从SUV开始;其二,模仿居多,我就见过一辆“山寨版”的丰田巡洋舰,只是比原版的要粗糙不少;其三,老板们的热情很足。
那是一个很奇妙的年份,很多人的造车梦很大程度上是被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所点燃:2005年,吉利在香港借壳上市、在马来西亚建厂、参加法兰克福车展……有媒体动情地称,“吉利已经从一个野孩子成长为行业的先行者。”
就像贾文良一样,这些拥有造车梦的人把李书福和吉利奉为自己的榜样,他们为这种热情所陶醉。但在之后的不久,他们会觉得自己当初有点儿“头脑发热”。
一部分坚持着走下来,并还将坚持着走下去。更多的则是销声匿迹了,事实上,它们存在的时候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消失的时候也不见得有谁会惦记。
“民企造车太难了,政府也不支持。我看到李书福那个样子,一面是佩服他的热情,一面又替他觉得没面子。我是脸皮薄的人,我不想让自己像他那么可怜,所以我把汽车这块卖了。”前些日子,浙江一位企业家在和记者聊天时很坦率地说。
民企造车难,说到底是这个行业太大,门槛太高。几乎所有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都会遇到跟贾文良一样的问题:技术含量高,与大品牌差距大。要想跟上去,得不断投入,需要大量资金。民营企业毕竟底子薄,很难经受这样的折腾。再加上银行对民企造车的信任度不高,也不肯放贷。
“所以首先要政府能重视我们造车这个事情,给我们一些鼓励和支持。”采访中,贾文良不止一次地说。
我又联想起不久前,浙江一季度相关数据出来,显示浙江GDP同比增长仅为3.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8.4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6.1%的增长水平。当时就有一位企业家认为,浙江以民营企业为主,而这些企业往往进入的都是一些细分市场,缺少的是对主流市场、大行业的介入,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进入“失速”状态并不奇怪。
“我这个车是很有市场的,我敢说三五年后在义乌除了小商品市场就是我最大。”贾文良在采访时曾经发下“豪言壮语”。事实上,这并非不可能。依托市场而崛起的义乌实体经济,大多仍然是从事袜子、内衣、饰品等小商品加工,跟汽车行业相比,无疑有着巨大差距。
贾文良是憋着一股气在造车的,在采访中,记者明显感受到这一点。多年来的不受“待见”,令这个一肚子勇气和梦想的人既有些愤怒,又有些无奈。
今天的李书福也是在怀疑和嘲笑中走过来的,吉利最终成为了中国民族品牌的榜样。但吉利的崛起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个案——它更多地是依靠着一个人的坚持和韧性。
而今天的民营企业需要太多这样的个案——最终或许应该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变成一种方向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