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球不锈钢产量预期为3250-3300万吨,同比增长预期为4.7%-5%。但实际上,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增长远大于预期,为1575万吨,同比增12.5%,占全球总产量的40%。而欧洲、日本和美国均为负增长。相关机构预测,今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预计将达3400万吨,产量最高的国家将仍为中国,其次为印度;欧洲和日本最多同比持平,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中国不锈钢行业的发展使欧洲和日本不锈钢生产厂家开始认真考虑合并与重组,以便更好地与中国竞争。目前,欧洲不锈钢行业面临每年150万吨产能过剩的困境。 不锈钢产业应淘汰落后产能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安海轩表示,其实,近年来,不锈钢产业链条中,产品技术水平较高、产品品种齐全、营销渠道广、市场开拓能力较强、品牌建设相对较完善的不锈钢企业在盈利。相反,产品技术革新慢、产品单一、营销渠道较窄、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品牌建设跟不上市场变化的企业连年亏损。“比方说河北钢铁集团下属石钢公司就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目前该公司主攻特种钢生产,其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对于同一企业中“普钢亏损、品种钢却在盈利”的现象,安海轩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钢企提高钢铁技术产量及增强其效益输出所致。“国内钢铁行业不景气,钢铁国内需求逐步放缓导致了国内钢企净利润出现下降,而作为钢铁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品种钢就得到了发展。此外,由于国内钢企受到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转移的大潮影响,国内钢铁企业生产速度也相应放慢。” 安海轩表示,不锈钢产业链属于“微利”产业。寻找未来的发展出路,应积极解决不锈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促进不锈钢产业向前发展;不锈钢生产企业应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不锈钢企业应对原料价格进行把控,打破其对不锈钢产业链的掣肘。不锈钢产业应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不锈钢产业向低碳、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有专家指出,作为钢企贸易商,则要及时摆脱思维定式,进行经营理念创新,革新传统营销模式。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规划并坚持不懈的将计划付诸实施。例如,鉴于当前资金与需求压力,型材贸易商采取更加谨慎的操作措施,而不是盲目的赌行情。为避免“白热化”的同质化竞争,贸易商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市场需求,选择经营其他相对“冷门”的品种,或者将经营重点由现货市场转向期货市场、电子盘。 “十二五”规划带来新商机
![专家:不锈钢企业要积极突围](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13821626747.jpeg)
2011年推出的《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为钢贸流通业构筑了一个巨大的平台。 《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大规模建设将拉动钢材消费。同时,我国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钢材“减量化”和材料替代等因素将对钢材消费量和消费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规划》称,根据各行业用钢需求,预测2015年关键钢材品种消费量,其中不锈钢1600万吨,数量得到大大的提高,对2012年来说这项规划对不锈钢型材是一个有力的辅助措施,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不锈钢型材的下游需求。 总的来说,“十二五”规划对提高中国钢铁产业的整体利润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相关资源的议价能力。2012年,随着产业布局和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中国不锈钢型材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专家称,政策优势,加上原有的产业基础,就全球市场而言,中国不锈钢产业依然具有强劲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