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 这样的事迹,不胜枚举。 往事悠悠,往事如歌。正是这些人和事,才促成了新集一矿在这一天的顺利投产。
![第34节:霸图基业(198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12996497959.jpeg)
花家湖的鞭炮声 花家湖,一个美丽的名字。 当第一次听到“花家湖”这个名字的时候,很多人会在眼前浮现出一片开满鲜花的湖泊。然而,花家湖只是一片荒原。所谓“湖”是一片沼泽,也并没有鲜花。可是,在刘明善和新集人眼里,花家湖就是最美的地方。他们要在这里建设新集二矿。 “‘花家湖’,名字实在好听,新集二矿就叫做花家湖煤矿吧。”早在刘明善初到新集时,花家湖煤矿就已经在规划之中。当年,刘明善曾经声情并茂地为创业者们描述过新集发展的美好前景: 新集一矿最早能够进入投产,此外在花家湖地区建立新集二矿,在八里塘地区建立新集三矿。等到各个煤矿都进入投产,矿区的基础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备,就能实现新集的目标:马路宽阔平坦,楼群整齐清洁;矿风矿纪良好,干群团结一心;处处鸟语花香,园林绿树成荫;矿建速度加快,管理秩序井然;安全质量第一,跃入先进行业;福利配套完善,矿工安居乐业。 1991年,勘探队伍先后进入花家湖和八里塘。 1992年4月,安徽省计委专门视察勘探中的花家湖煤矿。加上合肥市、淮南市的几位领导,刘明善等人共同商讨出了一份联合协议:花家湖煤矿,是比新集一矿更大更现代化的150万吨级煤矿,总投资达到2?25亿人民币,由合肥市投资49%,淮南市投资51%。花家湖煤矿正式进入了建设期。 建设伊始,今日的广东省委书记,当时的中共安徽省委委员、纪委副书记汪洋前来视察,见到即将开工的花家湖矿对刘明善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刘明善知道话的分量。对改革者而言,前进每一步都需要努力,而每走好一步,又都是新的改革的开始。 7月,花家湖煤矿施工队伍进驻花家湖,拉开了建设序幕。为保证花家湖早日投产,刘明善与新集人不得不再一次牺牲自己的小家庭,保证新集速度,彰显新集精神。 刘谊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每天至少下一次井,有时一天甚至要下井三次。矿区澡堂师傅说,小刘矿长靴子里全是水,一倒有好几斤。 郑高升家在淮南,爱人心脏不好,小孩不在身边。数月不能回家的他只能经常打电话回去问问情况。 而李国友,一个典型的新集工作狂,下了井就不愿意上,井下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好不容易被拖上井,抓两个馒头啃几口转身又溜下井去。长期过度疲劳,嗓子哑得说不出话,他还要用手比画着指挥。一连三四个月没能回家,只好托同学顺便去家里探望一下。谁知同学把李国友妻子带到了花家湖工地。两人见面,喜怨交加,竟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视默默地流泪…… ?电视片解说词《新集的年轻人》,1995年中央电视台、淮南电视台。几年后,有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参与花家湖建设的新集人,问:你们为什么这样拼命地工作?回答不尽相同,却都一样的朴实无华?:“为了我们新集矿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