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鼎革维新(1997~2002年)(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12618335431.jpeg)
系列专题:《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新集又面临着新的超越需求。 风暴:亚洲金融危机 1996年12月31日,这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了一条非常不起眼的消息: 对[1996]69号文件的批复:安徽新集能源开发公司为境外上市预选企业。 这意味着,新集要到境外上市。从而可以募集更多的资金,也能创造更好的效益。 1996年的中国,开放的程度还很小,很少有企业家能够知道还有“境外上市”这一说法,而刘明善能够在当时有这个决策,无疑是一种先见之明,也是他这一生锐意改革、永不停息的见证。 1996年的新集,又刚刚开了一场庆祝大会,庆祝淮南市新集煤矿正式更名为淮南新集煤矿;前来参观的海内外团体络绎不绝,更有国家高层前来视察。新集的未来,看上去阳光灿烂。 1996年的刘明善,六十有余,仍然宝刀不老。然而,风云突变…… 谁也没有料到,一场史无前例的亚洲金融危机,恰恰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爆发。 1994年,墨西哥爆发了一场金融风暴,几乎把墨西哥的金融体系全部摧毁,墨西哥人民的财富也大幅缩水。到了1997年,长期单纯依靠资源投入和进出口贸易拉动的东南亚经济也逐渐进入了疲软状态,显出一种颓势。在索罗斯等国际金融炒家的恶意推动下,中国的东南海域,乌云开始密布。这一切,刘明善并不清楚。这不能怪他,因为当时的中国几乎没人能预料到。 新集的境外上市工作,仍然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1997年7月2日,已经无力承担危机的泰国金融业开始崩溃。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很快,这个动作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度尼西亚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中国的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暂时躲过波及。 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至此,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 ∶1。 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同时,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此时国际炒家对我国的香港特区发动新一轮进攻。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不久,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