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鼎革维新(1997~2002年)(6)
系列专题:《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按说我不应有这个机会,但也许是缘分吧,却顺理成章地出任了这个研修团组的翻译。当时我是中日·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一个双肩挑的处级干部:科研处长兼培训部长,因1997年创办“中日企业管理交叉借鉴国际研讨会”,被《北京周报》日文版主编林国本先生全文报道后,引起了日本当代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及其盛和塾的关注。得知这一消息后,主要领导动议让我去趟日本,直接与盛和塾建立关系,以引进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把中日两国在管理上和企业间的交流做得更好。恰逢此时,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将安徽省企业家代表团赴日学习一事委托给了我们(中日·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是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也是当时我国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的一个窗口),当时领导考虑我对日本比较熟悉,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衔接关系,照顾好大家,另一方面还可完成访问任务,一举两得,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这个团的学习是经过我中心国际合作部与日方相关人员精心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大家全面了解日本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现状,以提升认知、开阔眼界为主要目的,因此面授课程、参观知名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观光、购物则安排得很少,完全有别于观光旅游团。日本的对接单位是一个大型企业——神户制钢。神户制钢成立于1905年9月,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其分支机构遍布美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
我们的首站驻地安排在神户制钢培训中心。外廊式学员住宿楼,房间内没有卫生间,而且每一层楼上也只有一个。别说奢华,连这些考察团成员平时在国内的办公室都不如。只有干净和安静,而这里却是神户制钢各层领导者集训的地方。加之紧张的学习安排,当时抱怨颇多。尤其是外出学习需步行转乘地铁时,一些同志急切地要求立刻派车或叫出租车来,而刘谊则始终表现得非常平和。这让我这个对研究人有极大兴趣的人颇为关注。于是,我开始留心这位“奇怪”的团员:他一米八几的个子,总是走在队伍的后面,除了偶尔幽默的一笑,经常是沉默寡言。有一次我向他征求意见,问及有什么安排不妥、需要改善之时,他竟是一脸的茫然,说:“很好啊,学到了很多东西啊。”当他得知我有在日本学习的经历,又是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更多的发问就来自于他了。我们常常利用走路或晚间休息的时间进行沟通,他和当时荣事达的刘纯涛总经理常与我讨论和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习惯、企业员工的追求重点、上下级关系、工资待遇方式和水平等,而我也会主动向他们介绍一些日本企业对员工培训、人力资本投资、感情投资以及企业文化氛围等我认为重要的东西。讲这些时身边的许多人都在当故事听,而刘谊却是入脑入心了。 刘谊有非凡的思考力。一些成员来日本的主要目的是猎奇,而他则是在观察日本,在寻找一种企业生命力的标准。刘谊发现了日本企业的精髓:
更多阅读
第56节:宏图再举(2003~2006年)(1)
系列专题:《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第三章 宏图再举(2003~2006年) 当人们为某一传统趋之若鹜,传统就将变成思维的陷阱;当人们在某一传统内自我陶醉,传统将成为思维的死结。 唯一的出路是,跳出传统,推陈出新,不破不立;唯
第55节:鼎革维新(1997~2002年)(17)
系列专题:《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事实证明,刘谊非常清楚这些规律。所以接手企业后,对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他要变“领导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和应该怎么干”。一步一步规范管
第54节:鼎革维新(1997~2002年)(16)
系列专题:《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当时,他们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批投入、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公司信息化建设方面开展了五个阶段的工作,即总体规划调研阶段、建设启动阶段、建设需求调研阶段、数据准备阶段
第53节:鼎革维新(1997~2002年)(15)
系列专题:《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我没有这么多的雄心壮志,但是我想把一件事做好,在中国煤炭行业中探出一条新的路子,做出一点名堂。人们一想到煤炭就不自觉地会联系到低矮、压抑、粉尘,想到在巷道里工作恶劣的情况
第52节:鼎革维新(1997~2002年)(14)
系列专题:《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虽然这些老专家们都很支持新总经理的工作,但吐故纳新是自然的规律。从年龄上讲,七十多岁还在班子里,确实不合时宜。一方面他们已不适合辛苦工作,确实需要休养生息、享受天伦之乐;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