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建省古田县,带有食用菌字样的的招牌随处可见。其中最显眼的,就要数这一家食用菌批发市场了。
陈晞:市场总的占地面积有72亩,交易大厅3000平米,围绕着四周有110间的店面,年交易额5.6亿,入场经营的食用菌产品有30多个品种。
古田县号称我国的食用菌之都,每年的食用菌产量有40多万吨,其中银耳可以占到总产量的近一半。但是在本地最大的食用菌批发市场里,却几乎看不到银耳的影子。
银耳又称白木耳,是食用菌的一种。古田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就开始栽培银耳。银耳在采摘之后,需要烘干才能保存。
这就是种植户家里用的小型银耳烘干灶。它需要用木材和银耳的下脚料作为燃料。
曾育湘:我手上这一朵鲜品,新鲜的菇是经过浸泡准备进烘干灶烘干的,那我们在烘干灶里面要经过9个小时的烘干,才会变成这一朵干品,那比例是,我们是要5斤的新鲜的才烘干一斤的干品,这样子。
银耳的生长周期是40天,40天之后,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性集中采摘和烘干。种植户在那几天里通常都要24 小时不停的忙碌。即使这样,也经常会因为采摘和烘干不及时,出现银耳烂掉的情况。
张义亮:你看像这些,有的叶子有一点烂掉的,它放在那个地上,都会一直烂进去,就是这样子。
这样的原因,也导致农户很难扩大银耳的种植规模。
汤东北:你一天你还要在家里面去烘干,还要去管菇,一个人忙不过来呀,只好少做。
古田县大桥镇的倪可雄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在四年前,建起了一个大型银耳烘干厂,为种植户烘干银耳,赚取加工费。因为倪可雄的烘干厂规模大,所以可以采用锅炉蒸汽烘干。
记者:这个跟土灶有什么不同?
倪可雄:土灶是用柴火烧的,直接烤干的,这个是用蒸汽从散热片里面散出来的,温度比较均匀。
用锅炉可以节省燃料成本,每烘干一斤成品,倪可雄收取1.8元的加工费,如果种植户在家里自己烘干至少需要2 元钱。
记者:这里有多少烘干灶?
倪可雄:有50多台。
记者:一天可以烘干多少?
倪可雄:一天烘干8000斤,干货。
记者:当时想没想到如果建这么大的厂没有生意的话不白弄了吗?
倪可雄:那没考虑过,生意是肯定有的,白木耳那个,人家都种的越来越多了,就怕还不够大。
事实证明倪可雄的判断是正确的。烘干厂刚一建起来,就有很多银耳种植户找上门来。在记者采访的时候,正好碰到汤东北来送自己刚刚采摘下来的2000多斤银耳。他是倪可雄最早的客户。
记者:这个2000多斤拿过来多长时间能烘干?
汤东北:菇会多的时候要10几个小时,像今天菇少了,马上灶里面就可以进去烤了。
倪可雄判断准了商机,这让他很兴奋。但是,有一点是他怎么都没想到的。当时汤东北第一批银耳烘干之后,他却不愿意把银耳拉回家。
汤东北:拉回去麻烦,省得麻烦,既然到厂里面去烤了,何必还要拉回去。
倪可雄对这样的理由显然很不满意,几经询问才慢慢了解到汤东北不把烘干好的银耳拉回家的真正原因。
汤东北:路坏就多碎一点,路好就少碎一点,反正都会碎掉,它损耗很厉害。人家看一下你这个菇粉末很多的,粉末是不要的,价钱就降下来了。
倪可雄:碎掉的粉末就不值钱了,粉末一般就值10元钱,白木耳值20元。
烘干的银耳很容易碎掉,碎掉的银耳就卖不上价钱了,倪可雄能理解汤东北的想法,但是如果所有的种植户都不把银耳拉回家,自己也受不了,烘干厂只收烘干费,可没收保管费。正在倪可雄发愁的时候,有银耳收购商主动找上门来了。
记者:你怎么知道的?
收购商:一堆一堆放在那里,那你怎么会不知道呢,我们就是这附近的,我家就在这个里面,这里进去三公里。
在古田县,收购商都是开着车挨家挨户地上门去收银耳。
张义亮:就是拿一两袋放在门口,说明一下,我家里边有烘干的白木耳卖。
收购商:在那里门口过就知道,这一家有白木耳,放一点就是那样子。
之所以要用这样的收购方式,收购商也是怕来回地运输会让烘干的银耳碎掉。
收购商:你拉来拉去,这个就碎掉了,碎掉了就卖不动了,拉外面去没人要了。
记者:碎掉不也一样吗?
收购商:碎掉不好看了,碎掉粉末一样的谁要呀,是不是,就没人要了。
这也是在古田县食用菌批发市场上很少见到银耳的原因。有了烘干厂可以集中烘干,收购商非常愿意到这里来。收购商到烘干厂里来收购,但是银耳不是自己的,倪可雄怎么才能把种植户和收购商联系起来呢?
记者:很多都有电话?
倪可雄:是的,电话联系呀,如果有老板来,不知道他的电话,直接打他,跟他联系,商量价钱了
记者:谁的电话?
倪可雄:这是菇农的,菇农的。
记者:就会把电话放在上面?
倪可雄:电话号码留在这里。
记者:价钱怎么谈的?
倪可雄:价钱就是他是打这个菇主的电话问他要卖多少钱,然后两个人讨价还价吗,这样子。
种植户把银耳存放到烘干厂,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到银耳的行情。
汤东北:有那么多的老板在那里评价呀,你这个菇值多少钱,你这个菇值多少钱呀。
种植户的银耳存放到烘干厂,倪可雄并不会收费。因为在倪可雄看来,为种植户提供存放的场地,可以招揽更多的烘干生意。
倪可雄:没地方的话,人家也不高兴到你这里来了,这也是为了生意更好。
方便了收购商和种植户,倪可雄的生意当然就越来越红火。
记者:你这个厂一天可以卖出去多少?
倪可雄:一般五六千斤,好的时候一万多斤。
记者:这一车可以装多少?
收购商:两三千斤。
记者:都卖到哪?
收购商:沈阳。
记者:有那么远?
收购商:全国各地都发。
古田县现在已经建起了三十多个银耳烘干厂,为种植户免费存放烘干后的银耳,并且帮助联系销售。这样既保证了银耳的质量,也可以让汤东北这样的种植户可以放心地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
汤东北:我以前一年只做10万袋,现在一年可以做15万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