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千亿美元救助下的全球经济(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25160631142.jpeg)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打一个比喻的话,就是现在美国经济是一个病人,而这7000亿方案基本是个止血的方案,当务之急是要先把血止住,只有止住血,然后才能探查病根,才能讨论新的治疗方案,病人才能进一步康复。这个比喻中也有一个隐含的判断,就是7000亿方案只是阶段性措施,而未必是一个治本的措施。但阶段性措施非常必要,因为只有先止住血,才能考虑其他问题。当然,止住血以后,并不一定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至少有三个问题是悬而未决的:这个病是怎么产生的?治疗方案是什么?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我们注意到现在大家经常会拿目前的状况,和30年代的大萧条相比。我想说的是,肺炎跟SARS的症状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它病根不一样;如果跟30年代大危机相比,好像都得了肺炎那种症状,但可能产生的机理是不完全一样的。30年代大危机时,尽管金融是导火索,但主要矛盾还是生产过剩,实体经济受到伤害;而这次实体经济尽管受到了伤害,但是好像问题并不是很严重,最严重的是在所谓虚拟经济这一块,核心问题是美国的债务对GDP的比率推到历史高位,不可维持了,所以才出现这次危机。 因为病理不一样,所以这个7000亿方案,更多的是投到金融机构里去了,而当年则是往实体经济里面加大投资,希望重新拉动经济。凯恩斯主义出台,就是针对有效需求不足,要把有效需求提起来,要刺激消费、刺激投资,走出危机。这次首先是一个稳定化的措施,用7000亿先把银行的坏账买出来,然后把它稳定住,止完血以后,才有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现在人们在评论这个行动方案时,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包括说7000亿能不能把血止住?或者说止住血以后,经济好转了,我这个钱还能不能收回来?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预期,充分表现出这个方案还是有阶段性的。 从这个方案本身来看,它希望通过收购坏账以后,经济开始稳定了,经济面变好了,最后把这个坏账再卖回去,美国政府说它绝大部分是可以收回的。但是,人们对此表示怀疑,怀疑能不能收回,所以后来在国会辩论中加了很多条款,比如纳税人保护条款等等,就是说可能即使治好了,这个钱也打了水漂了,更何况还有治不好的可能性,在这种恐慌下人们就要求加强对自身的保护。本身金融活动是按市场配置的,只不过这个市场中间由于过分地追逐高利,回避了风险,所以出现了现在这个问题,需要有政府的介入,把它稳定住。至少从美国现在的救市方案来看,它的意愿是一旦这个坏账市场恢复,我还要把这个账再卖回去,然后我还可以获得收入来弥补财政赤字。即使AIG①国有化,也说这是政府先暂时持有,稳定以后,AIG再找钱把股份买回去。其实这里面也有一个关系,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也是经济方面的一个永恒话题。市场失灵由政府的力量去纠正它,政府失灵一定要发展市场,这两者之间有平衡点,所以它肯定不是一个极端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