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80后白手起家的故事:25岁我赚了3个亿》
这个包裹来自于我联系过的一家公司,他们并没有被我所谓的开价所吓倒。这封信实际上是一个停止和终止侵权行为的命令,并要求我立即上交域名。第二天,我又收到了从另两家公司发来的两个联邦快递邮件,其内容和第一个邮件几乎一模一样。其中一封邮件指出我"侵犯商标",并要求我在数小时内改正。我确实不知道我侵犯了别人的商标,我立即写信给这家公司,告诉他们我将把域名免费还给他们。"我只是一个中学生,"我解释道:"我不知道自己在做错事。" 我忙着弄我那个错误的创业点子,以为可以让自己致富,但我没有对此做调查研究。为了盈利而抢注域名和侵犯商标有很大的区别--不幸的是,我做的就是后者。有一个人,他就比我聪明多了,他抢注了"business.com",后来以780万美元卖出。显然,他是做了家庭作业的。没人对那个名字有所有权。我告诉自己说,下次再也不能图轻快、走捷径了。如果我要做一件事情,不管这件事情有多小,我都要将它做对了。 有一天我来到一个当地的跳蚤市场,看见一个人以50美元一台的价格在出售翻新的打印机。我在eBay看见同样的打印机卖300美元一个,于是我买下了他所有的存货,在eBay上以无人匹敌的200美元的低价销售,每台打印机赚了150美元。每周我都会去那个跳蚤市场,从那个人手中买打印机,每周我都能赚钱。不过,我告诉你,赚的钱不多--但比我去麦当劳打工可能赚到的要多多了。

不过,我不是个有耐心的人。我知道没有一夜暴富的事情,但我知道我必须得有一个可靠的计划。我告诉我自己,我给自己五年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从那天起的每一步都必须迈向我的目的地--即使我那一步也许不那么直接。那时我还不太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但互联网广告依然是我的首选。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世界。资金正在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流向互联网,许多年轻的新兴公司正在寻找赚钱的办法。 DoubleClick依然是互联网广告业的大哥大。这家公司是品牌广告的领导者,它用与报纸和杂志一样的方式吸引广告资金流入互联网。但当时一些新进入者已经在引进基于效果的互联网广告模式。这些公司包括ValueClick、Advertising?com、Flycast等,它们有软件能够在人们点击一个广告时进行跟踪,广告主只在买家用鼠标划过屏幕并点击进入时才付费。我把这看作一个巨大的商机。当时,还没有多少人在做基于效果的互联网广告,我想我可以成为其中之一。此外,在我看来,基于效果的广告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模式让广告主可以确切地评估广告效果,那些能够获得数量最多的、来自最相关人群的点击量的公司无疑会获得最多的广告业务。DoubleClick也许已经成为品牌广告界的800磅大猩猩,但其创立者已经看到商业趋势正在改变,而且他们也正在随之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