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沟通技巧实用宝典:实用口才全书》
楚臣更加吃惊,心想:鼓打不响,大大不吉利。还是奏禀楚王放了他吧! 像蹶由这样陷入如此危险的境地时,如果没有高明的自我辩解能力,那一定会人头落地。可见,自我辩解,是在困境中找梯子下台的重要法宝。 声东击西——让语言发生转折 声东击西的说服方法,就是通过曲折隐晦的语言形式,把自己的思想、意见暗示给对方知道。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既可达到批评的目的,又可避免难堪的场面,所以常被用来作为说服的有效手段。 19世纪意大利有个著名的作曲家罗西尼。一天,一个作曲家带着一份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来请教他,演奏过程中,罗西尼不停地脱帽。 那位作曲家问他:“屋里太热了?” 罗西尼回答说:“不,我有见到熟人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罗西尼巧妙地用“那么多熟人”来暗示曲子缺乏新意,抄袭太多,既含蓄又明确地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既不伤情面,又达到了阐明己意的目的。 战国时,公输般替楚国造云梯,准备用它来进攻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由齐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的郢都见公输般,劝说他不要为楚国造云梯攻打宋国。 见面后,公输般问:“先生有何指教?” 墨子故意说:“现在北方有人想侮辱我,我想借你的力量杀了他。事成之后,我送您一千两黄金。”
![第32节:声东击西—让语言发生转折](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12929202524.jpeg)
公输般很不高兴,断然拒绝道:“我是讲仁义的,不能随便杀人。” 墨子见公输般口称“仁义”,正中下怀,他立即借题发挥,慷慨激昂地说:“请允许我向您进言。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去攻打宋国,但是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本来就是地广人稀,却拼命在战争中葬送自己本来就不足的人民,去争夺自己已经很多的土地,不能算是聪明;宋国没有罪而您却要去攻打它,不能算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身体力行,以理抗争,不能算是忠臣;抗争不达到目的,不能算坚强;杀一个人认为不义,却去杀多数人,不能算会类推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