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教你识破职场沟通陷阱:职场秘密语言》
我们不太可能面临这么强大的威胁。但如果真遇到了,那要记住这点:我们随时都可以把那些单音节的词调动起来,发挥它们的作用——即使在工作中。 弗莱士可读指数 1946年,鲁道夫?弗莱士博士(Rudolf Flesch)设计出了“弗莱士可读指数”。通过研究,他根据文章对读者教育水平高低的要求,发展出一种计算文章难易度的方法。他发现,长句和长词要求读者教育水平更高,付出精力更多。一个句子超过21个词读起来会很困难。当词语音节平均数接近2的时候,可读性会降低。 这听起来很残酷,但别忘了大多数英语单词都是单音节。 他设计了一个复杂的公式来计算他所说的“可读性分数”。按1到100来打分,100分为最易读。下面是弗莱士计算出的一些表明他公式应用的例子。 连环画92 《体育画报》63 《华尔街日报》43 美国联邦税务局税法 -6 不同分数适于不同读者。写篇可读性分数为100的文章可能性也不大(除了“特警灵灵狗”《特警灵灵狗》(See Spot Run),也译《警犬追杀令》:喜剧片,美国华纳兄弟公司2001年出品。——译者注),因此我们也不建议要追求这么简单。但一般来说,如果你想让普通的商界读者看懂并真正看完,你的文章可读性分数至少要在35分以上。 长篇大论的真正问题在于妨碍你同听众交流。满眼都是带术语的句子,一个接一个的,让人觉得灰心丧气,总担心听不懂。同样,轻快简短的词让我们觉得心领神会,能看懂了。 这与上次你参加的那个长达两小时的商务发言不同,当时发言的傻瓜每隔半个来小时就得提醒大家他的发言提纲。简短的文章和发言都不会把负担推给听众,让听众去梳理文章的逻辑。反正大多数人都不会去为这事费力。 虚伪是表达的大敌 下文是真正短小精悍了。
![第17节:职场秘密语言(1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12012510299.jpeg)
?简短的发言出拳更有力(像林肯这样优秀的演说家就使用了这一技巧)。 ?短句比长句给人印象更深刻(可以长短句混搭,但对大多数人而言,一个句子要是超过21个词就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