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参与是可以,中国必须是有条件的参与,通过参与中国必须取得有利于未来经济彻底转型的最大好处。不参与也不怕,你不答应我的条件,不保障我的利益,美国你就自己吃下借贷消费的苦果。 2008年10月7日
![第30节:通胀与通缩预期的切换或在一夜之间(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11067661487.jpeg)
通胀与通缩预期的切换或在一夜之间 对于投资人来讲,最近的两个迹象是值得高度关注的。 一是美国和日本大买储备油,截止2009年2月中旬,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已经超过7亿桶(商品原油库存已经达到3.5亿桶),已接近7.27亿桶的储存上限。根据2005年颁布的新《能源政策法》,美国能源部最终将把战略石油储备增加到10亿桶。为此,美国能源部正在扩展有关地下岩洞群的储备能力并开凿新的盐洞群。 油价见底28美元后,不经意间显著反弹超过50%,尽管最近一段时间,美欧经济指标急剧恶化,大有硬着陆之势。油价上涨与需求萎缩形成背离,这至少说明,美国认同油在40美元以下是合算的,既然未来3-5年全球经济只可能低迷徘徊,美国人为什么要急于大补储备油呢,唯一的原因,美国人对于自己的货币--美元的中长期没有信心。 另一个迹象也值得关注,美元与以美元标价的黄金价格的同步走强,这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黄金价格大幅走强,但美元却并未走弱,这意味着事实上所有货币的购买力都在下降。 光靠避险效应来支撑一个财年赤字即将上升至1.75万亿美元的纪录高位,占GDP比重高达12.3%的国家货币,美元能否撑得过2009年,实在难以令人乐观起来。 不要被当下通缩和硬着陆的态势吓住。 当然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的恶性负反馈回路正在被打通。最近几个月经济迅速地萎缩,使得企业和居民部门的信用快速恶化,企业债、信用卡违约率上升,房价下跌,这样就使得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金融机构有可能再次出现资本金枯竭的风险,于是又要进一步减杠杆,实体经济的信用收缩,恶性循环,所谓海啸第二波几率上升很快。2008年11月IMF公布的全美金融机构坏账是1.4万亿美元,最新的报告显示,这个数字迅速上升至2.2万亿美元,新的坏账涌现的速度远远快于坏账处置的速度。 奥巴马政府的动作太拖沓了,所以股市只能以暴挫教训其劫富济贫的政治理想。 美国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出台如何庞大的刺激计划,而是要尽快修复其遭受重挫的银行体系,恢复信贷市场正常状况。如果美国政府不重振其银行系统,78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就会白白打了水漂,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