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拯救你心灵的方舟地图:2012心灵重生》
(3) 在实务上全面准备的同时,我们的心态该做怎样的调整? 以上所整理出来的信息,只是2009年前十个月庞大现实的冰山一角。很多人以为,不要负面思考,不要去谈灾难,要积极正向思考——其实这才是不负责任的蒙眼与自欺欺人。大自然说变就变,从不照人的规矩,它反扑的威力是很巨大的,动辄成千上万人伤亡、造成数十甚至数百亿的经济损失,这些都是单纯的“正向思考”所无法解决的。地球变了,而且是正在巨变,我们的思维也得跟着改变。真正的正向思考应该是,无论发生的事是好是坏,我们都能从中学习到正面的价值,但必须有够高、够远、够大的视野与心胸来适应这一切的变化;有很多时候,大自然或是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事前都已提出警告,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提醒,居安思危,并且互相协助身边家人好友一起调整与改变。以下是我们在实务上的几点建议。 A.关于集体的努力 (a)我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于新文说,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极端的、突发性的气象灾害频率增大、强度加强,这对气象预报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气象部门要加强监测,提高监测和预报的精细化水平;要加强预警信息的发布,有了这些信息,要很快地让灾区的老百姓以及生产部门、指挥部门第一时间知道。
![第30节:如何积极应对变动的地球课题(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10429317263.jpeg)
(b)为了应对气候极端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应全面调查研究地球近期的变动趋势(包括地壳变动、气候、磁极、臭氧层等等),并将地球有史以来发生过的最极端变异列为常态危机思考,提供政府相关部门作为抗旱防汛防灾政策的拟定参考(包括是否要调整居住地、农作物、建筑法规、水土保持等等),警示系统的升级,解放军的救灾演练,并推广民众防灾知识与提高危机应变力(例如,必须第一时间配合有关单位紧急撤离)。 (c)此外,气象专家认为,在提高预报预测水平的同时,社会各界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采取预防措施,以更有效地应对极端气象事件的发生。对于排水管道等现有的城市设施,如果不能适应频繁发生的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地方政府可以尽快投资进行改造。有的城市排水设施当初设计标准低,目前若不能适应变化的降水强度,就不能够及时地把水排出去——早一些准备与警觉,就能大幅度地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