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读过《谋事在人》这本书,可以说当初是把它当作小说来看的。因为本书描述了王志纲的策划轨迹与策划思路,仔细品味可以体察这位风云策划大师的成长历程。
王志纲总提到的一句话是名牌的背后是文化。他强调:“文化承载量越大的项目,其效益释放量越大。效益的增长不是算术级数,又不是几何级数,而是原子裂变极数。”
王曾经记者的身份让其具有非常好的大局观,并对多个行业有深刻的感悟,这使得他的发散性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够为以后的策划工作带来帮助。
碧桂园的成功运作让我们领略了王志纲的才华,王曾说:"房地产不等于钢筋加水泥。名牌的背后是文化。地产也要用文化的方式去运作。办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围棋上的‘生死之劫’,要把它当作一个系统工程的部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用全新的策划思路去做。孙子兵法,围魏救赵,也许反过来救了大市。如果仅仅把它当做一种住宅配套,那就注定要失败。"
有很多人和我讲,老板需要策划人,需要智囊,我却常常回问,策划人何尝不需要老板,实际上最大的策划人实际上是老板,老板更是策划人的老师。经常和老板打交道的策划人实际上也无时无刻不在从老板身上汲取营养和智慧。
比如王志纲在策划碧桂园之初,有一天,碧桂园老板与王志纲聊天,他说到报上有条新闻,佛山地区一些厂长经理子女被人绑架,感叹地说:“一个人身边有万贯家财,但是唯一的儿子被人绑架了。你要他二者取其一,他会要哪个?当然是儿子了。有钱人的子女,如果不接受良好教育,成了不肖子孙,那不是等于被人绑架了吗?”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志纲立即在墙上的黑板上画了一张草图,一架天平,左边是别墅、轿车、美金,右边是一个小学生。他写道:“财富的积累或儿女的成才?两相权衡,谁重谁轻?钱财身外物,儿女千秋业。”
这样,就基本上确定了碧桂园地产+学校的思路。通过加入北京景山学校国际教育产业集团以 “走向世界,培养跨世纪的人才” 为目标,开始了一个地产神话的打造。
碧桂园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轴,一个中心,就是‘碧桂园生活方式"的营造与炒作,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国际学校(碧桂园学校),一个是建设五星级的国际俱乐部。”将碧桂园碧桂园定位为成功人士的家园。
我时常参加一些论坛,总能听到有些人提到碧桂园这个案例,他们似乎将碧桂园的成功简单归结为单一的地产+学校的成功,其实这只是一个方向,其中的关键更多是执行的细节和根据事实和具体情况量身的订做。比如有了好学校后,很多地产商会思考如何用好学校赚钱,但是王在策划碧桂园时,一再强调,“千万不要将学校办成企业,去千方百计赚钱,这样会使碧桂园学校档次下降,要切记‘学校不赔钱就是胜利",花大力气把教学质量搞上去。”这就是一个关键的细节。
还有,在学校管理上,推广“各取所长自管方法”,从顽皮学生中抽几个既有号召力又“出风头”的,“封官”为生活委员,体育委员,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在学习上则以优等生带动顽皮生。这都是策划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关键细节。
而这种策划过程中展露的细节往往是一个成功策划必不可少的。
我们有很多老板很可爱,他们总喜欢占便宜,把策划人的方案免费套出来,以为拣了一个大便宜,实际上往往是害了自己。其中的关键也是在细节上,因为策划人的方案是具有动态调整的活力,而被老板机械剽窃的方案往往就失去了及时应变的功能。僵而不活,则必死无疑。
本书后面描述了王志纲很多策划思想,也有很多国内外案例,感觉应该是王志纲平常时候的功课,尤其关于何阳的很多案例,可见巨人都是在巨人的肩膀上,没有人天生就是一个天才,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学习总结,创新感悟,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