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第一职业奋斗指南:公务员是怎样炼成的》
通过分析并知会企企之后,我当机立断,报考了虎钥市钥城区A局的岗位,该岗位招录2人。此时,企企也已着手复习,不过,她的考试时间是10月27日,比我的时间宽裕了许多,她倒显得悠闲,时常是一边捧着英语书,一边嗑着瓜子,好不自在。而我的时间却是越来越紧迫,迫在眉睫了。 报名结束,各个职位的报考情况一目了然。事实证明,我之前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不过竞争之大,也超出了我的想象,两个岗位共有80多人报考,录取率低至40∶1!我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虽然岗位的竞争很激烈,但我告诉自己,认真复习,努力往前跑,不顾一切向前冲,会有你的机会的,柳池云,加油!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项改革持续深入,教育亦不例外,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轨,不少大学毕业生都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瞄准了公务员考试,希望一考定终生。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举国第一大考,其火热程度已不亚于高考。有些人却也看中了这一商机,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几个学生,毕业后没有按老师们的预期进入政府部门学习,而是针对公考这一人群进行培训,居然也开创出了一片天地,比如中公教育,其代表人物就是李永新、邓湘树。 然而,这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现象,也许,20年后的中国,公务员考试将不会如此炙手可热,一如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出国热"一样。 岗位定下来了,目标明确了,一个字--上!怀着实现目标和抱负的梦想,我进一步加大了复习的力度。

事实上,此时的我,内心仍然没底。因为该岗位点名要招录本专业的考生,愚蠢的我还在想,万一考专业课怎么办?我毕业后一直在管理岗位,专业知识早就生疏了。不久之后,论坛上恰好有讨论这一问题的帖子,听说不会考专业知识,这才松了口气。 时间不等人,等人的不是时间。考试时间--5月18日一天天临近,眼看着复习时间越来越紧迫。然而此时,我还没见过四川省公考的真题,省内的公考究竟如何考?我一片茫然。 为了公考,我大胆投资。为丰富复习资料,我通过网上书店购买了行测(人民出版社)、"新东方红宝书"等教材。后来才知道,这两本书是针对国考的,并不适合省考,因为每个省的考试方式各有不同。当然,这是我成为一个正宗考试专家后才得出的结论,此时的我远未达此境界。 一天,在论坛上看见一个兜售练习册的帖子,据说该题目出自四川省公务员考试题库,虽然,我不相信有人能搞到这种题目,也不相信公考的纪律如此之差。更何况,将绝密级的材料进行兜售,是明显的违法行为,将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被提起公诉,我学过《保密法》,这点常识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