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丐帮帮主 京城“丐帮帮主”致富启示录



  在一夜暴富的机会越来越少的今天,如何创富,如何从下岗和失业的阴影中走出来,一些成功人士道出了他们成功的秘诀:做别人不愿意做且做不了的事。

    捡拾破烂,是大多数人都不愿做和耻于做的事,它能赚多少钱,恐怕一般人不能了解。有个名叫杜茂洲的四川农民,八十年代末来北京捡拾垃圾,如今十五年过去了,他通过捡拾垃圾,成了拥有百万资产的北京茂洲学琼物质回收公司的董事长。他成功的真谛就在于: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来北京捡拾垃圾之前,杜茂洲曾在家乡做过几年的代课老师,修理过无线电,养过猪,但都收入甚微。他到北京后也曾从事过多种职业,但全都碰了壁。后来他到北京朝阳区的焦庄垃圾场,成了一名拾荒者。那时候拾垃圾的人很少,用"只要一弯腰,满地是黄金"来形容当时拾荒的收获,一点也不过份。1990年,杜茂洲一天最高赚过50元钱,这相当于他在老家时一个月的收入还多。当时他兴奋地想:捡垃圾---可能是他今后的生财之道了。

    捡拾垃圾其实也有窍门。杜茂洲发现北京市中心高消费的人群中,垃圾的"含金"量较高:大到丢弃的国家战略物质(钢铁、煤碳、石油、橡胶),小到钮扣药片,甚至在垃圾桶里还能找到一次都没穿过的新衣服,运气好的时候连手表、手机、金项链、金耳环都能捡到。有人还从垃圾箱里拾到过一枚含金量很高的亚运金牌,当时让这些拾荒者兴奋了好一阵子---这就是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农村和城里人的差别吗?

    农村和城里生活的巨大反差以及拾荒的赚钱效应,使杜茂洲每次回乡探亲,都会从农村带回一帮人来北京拾荒。时间长了,他成了 "丐帮帮主",因为他手上握有政府与垃圾回收处理的双重资源。他的身份自然而然地由原来的拾荒者变成了承包者和销售商,逐渐受到"丐帮"们的尊重。

    随着"拾荒族"大军的扩大以及垃圾品种的日益繁多,聪明的杜茂洲,把垃圾品种进行了专门的分类:属于金属的,不管废铜烂铁都捡;玻璃不管碎玻璃、瓶瓶罐罐都捡;光塑料就分了70多个品种。

    除了垃圾分类,人也作了分工:有金属组、塑料组、鞋底胶皮组、玻璃组、纸类包装组等等。

    从垃圾的捡拾、回收、分类形成了一条复杂的产业链,而杜茂洲在中间环节上"承上启下"获利不菲。

    杜茂洲说:"教书没能改变我的命运,搞无钱电修理也没能改变我的命运,捡拾垃圾却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没想到我会当老板,我会坐小车,我会住高楼……"

 八零后丐帮帮主 京城“丐帮帮主”致富启示录
    杜茂洲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做生意未见得都要挤在独木桥上,要知道人多的地方没有风景,条条大路通罗马,干嘛非要走一条路呢?

    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下岗女工,几年以前以卖水果为生,后来她看大家都做这个行当,利润越来越少,她就干脆不干了,转而在露天擦皮鞋。一双皮鞋擦下来,就一元钱,单纯的擦皮鞋,一天能赚30多元。后来在此基础上,她又干起了修鞋这个行当,由于服务态度好,所以回头客很多。再后来,她又由露天街头搬进了屋里,并增加了新项目:做特型鞋。她还实行擦皮鞋会员年卡制,只要是会员,擦皮鞋一次收费8角,这一带就她一个人开了个皮鞋屋,所以生意还真的不错。

    笔者有个朋友刘姐,是个单身母亲,一个很会赚钱也能赚着钱的预算工程师。她成功的经验在于做别人想做却做不了的事。

    这些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工程预算人才短缺,出现了十几个岗位等一个人的局面,所以收入也就水涨船高。很多人对此羡慕不已,可没"证"干不了。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用自己的专长,在这个行业赚了很多钱,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自费留学,买了房和车。最让笔者佩服的是,刘姐38岁从会计专业转行学预算,42岁考上国家注册一级预算员。谈及转行,她说,现在学会计和做会计的人太多了,而预算工程师社会上紧俏,要想来钱快,就要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57359.html

更多阅读

八零后为什么比我们那时还艰难 八零后修道记

昨天晚上,与同事吃饭。回办公室后,发了一条微博:春节前同事们聚餐,不少孩子散席后都返回租住的房间,打听了一下,都挺贵的,单位附近的一居室要三千多元。如果不是家里资助,他们今后都买不起房。我感到八零后的生活,其实比我年轻那会儿,更加艰辛

三大黑道帮主 天下会三大帮主

三大黑道帮主查看您的阅读历史分享给朋友类别:历史·传记 | 关键字:金荣伟艺 杜月笙 黄金荣 张啸林 黑帮 旧上海十里洋场是冒险家的乐园,角斗士的竞技场,作为社会底层出生的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以不同的方式聚集租界,以“拜四方”的

声明:《八零后丐帮帮主 京城“丐帮帮主”致富启示录》为网友梦醒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