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从小就被父母这么教育,现在做父母了,也这样传给自己的子女,我们生活在一个缺乏信任的社会里。 互联网似乎打破了这一紧箍咒,社交网络使我们可以和很多天南海北的陌生人交流卖萌,摇一摇可以搭上离你最近的帅哥美女,电子商务使我们打开家门迎接陌生人送来的东西,点击一下可以为一个从未谋面的人或机构付钱。一切看似美好起来,互联网可以为我们带来信任,而信任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提高发展效率。 但最近政府主导的一系列针对微博大V打击网络谣言的行动中,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的另一面,漂亮的外表下可能掩盖着航脏的目的,正义凛然的背后可能是虚伪的面孔。 难道互联网真的成了谣言漫天飞的集散地?难道互联网真的加大了我们的信任危机?我们是否也要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即使在互联网上? 难道互联网技术进步会使社会的发展反向倒退?我们是否要因噎废食,从此在互联网上噤若寒蝉?连点击某个博客或者转发某条微博时也要想一想,是否因为自己的一击一转使博主离500个点击量的危险数字更近? 相信这一定是大家的共识,人类文明的重大发展无不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同时,由于人对技术进步使用的方式不同,既可以带来发展的正能量也可以带来毁灭的负能量,譬如核裂变能产生用之不竭的能源也带来了具有毁灭力量的原子弹。进步或倒退的核心不在技术的创新,而在人对技术创新使用的方式上。

互联网作为当代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技术进步,使得地球人从未如此相近,如此相连,如此影响到文明发展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理应加大社会的信任,甚至可以跨越种族、国家、宗教之间的界限。这样一个广袤的开放之地,一定会鱼龙混杂,一定会有现实生活中同样的违法犯罪甚至产生新的犯罪形态。我们需要的是法律、规矩而不是禁止。 互联网一定能缩小我们的信任裂痕,创造新的信任机制,而对付互联网负能量最好的办法是扩大互联网的正能量,而不是连正负能量一起限制,这只得适得其反,错失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