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小试牛刀 拍卖物资盈利(1)
连载:霍英东全传 作者:冷夏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凭100元参加战时剩余物资拍卖,出价1.8万元投标买下一批机器,一转手,就赚了2.2万元,做成一宗无本生意。
母亲和姐夫被日军关押
“有如”,给霍英东带来了盈利,带来了营商的经历和体验;但是,它也曾经给霍家带来麻烦,使霍家几乎毁于一场灾难。
“有如”有10多个合伙人,其中一个姓陈的股东在那段时间曾替日军搬运货物。一次,他起了贪心,在运货时偷了日军的一些物品。日本宪兵一查,得知是姓陈的干的,于是到处追捕他,但姓陈的闻风之后早已匿藏起来。
一日,日本宪兵又到“有如”,要店里的人供出姓陈的躲在哪里。那天正好是清明节,霍母刘氏大清早就到“有如”,等待早已约好的大女婿一起到青衣岛扫墓。
“知不知道姓陈的哪里去了?”给日兵当翻译的一个台湾人,用国语问霍英东。霍英东没遇过这种事,心里又惊又慌,不知如何说为好。他看看站在店里的母亲,又看看凶神恶煞的日兵,喃喃地答道:
“他……平时这个时候都在香海茶楼饮茶的,说不定到那里能找到他。”
这时,霍英东的姐夫来到店里,见到日兵在盘问霍英东,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神态也显得很慌张。日兵问这是什么人,霍英东答是准备一起去扫墓的亲戚。日兵把他姐夫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然后就喝令他们两人带路,去香海茶楼找姓陈的。
站在旁边一直不作声的母亲刘氏不放心,就尾随一队人马同去。霍英东使劲地向母亲眨眼睛,暗示她不要跟着去,但母亲不理,仍然紧随其后。
“这个女人是谁?”日兵觉得奇怪,责问霍英东。
“长官,她是我妈妈。”霍英东怔怔地应答。
“那好,让她跟我们一起走。”日兵说。
不久,一行人走到香海茶楼,搜查一遍,见不到姓陈的在。日兵火了,二话不说,便强行把他们3个押到警厅。警厅里正在行刑,有人正被日兵打得遍体鳞伤,大声呼救。霍英东见状,胸口怦怦跳着,双脚也几乎被吓软了。他向日兵苦苦哀求:“长官,我们真的不知道他在哪,抓我们来也没有用的!”那个给日兵当翻译的台湾人,和日兵嘀咕了一阵,然后对霍英东说:“你可以出去,继续找姓陈的,至于他们两个,先扣在这里,等你把姓陈的找到,再放他们走。”
没法了,霍英东只好先行出去。但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姓陈的?找不到人,不知道日兵会怎样对待母亲和姐夫?霍英东一筹莫展,忧心忡忡。后来,有人指点霍英东,找不到人不要紧,可以给日兵送礼的。霍英东于是把自己的一辆单车卖了,得到20多万军票。这招果然见效,钱送上去,被关了40多天的母亲和姐夫终于被放了出来。
回到家里,一家人愤怒地把日本兵臭骂了一通,出了一口怨气。
买卖机器赚一笔钱
1945年8月,在亚洲战场上节节败退的日军,在盟军的夹击下,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日军的铁蹄下沦陷了3年零8个月的香港,也因此重见天日。
谈起这段历史,霍英东回忆说:“战后,香港的房子很多已被炸烂,一些没有人住的房子也被人撬去木板,成个空架子,整个香港颓垣败瓦。港督杨慕琦从集中营出来,第一件事却是宣布停止使用军票,军票作废。你想,当时大家都穷,哪有港币在手?很多人,包括我们一家,生活没有着落,很彷徨……”
此时的香港,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逐渐活跃起来,沉寂了多年的货物海上贸易再度频繁
霍母刘氏认为货运业大有可为,决定重操旧业,从事海上驳运经营。她和其他合伙人商量后,就把“有如”杂货店出让给别人,霍家分得7000元港币。刘氏用这些钱自置小货轮,再度出没水上……
结束“有如”之后没几天,霍英东就写信到老牌英资洋行——太古行求职当文员。太古行复信给霍英东,说已接纳他到太古洋行当文员,月薪300元。在当时来讲,月薪300元是较高的酬劳,且太古是大洋行,干得好也很有前途。正当霍英东准备到太古洋行上班时,母亲刘氏劝他放弃这个职位,在家里帮她打理驳运生意,管管帐。霍英东虽然已经成家立室,但仍然对母亲百依百顺,所以就听从母亲的意见和母亲一起重操驳运旧业。
霍母刘氏讲义气、重信誉、人缘广,故驳运生意经营得不错,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稳。但当过一年多“小老板”的霍英东,当时已不满足于只帮母亲料理驳运生意。他相信己有经商的头脑,能赚大钱,所以在帮母亲理财管账之余,也时时寻找发达致富的机会。
一天,霍英东在翻阅一些报刊资料时,无意中看到香港政府的宪报,上面刊登不少拍卖战时剩余物资的通告。原来,太平洋是二次大战的主战场之一。战后,在冲绳岛、菲律宾周围海域等地方,残留很多战时物资,如大船、登陆艇、炮弹壳、胶管、废铜烂铁等。有关方面就把这些物资运来香港,当作垃圾拍卖。霍英东脑袋一转,心想:“有不少物资是目前市面上需要的,一买一卖,也许能赚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