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掘坟墓的文章 将纸媒简单网络化是自掘坟墓



     关于纸媒的未来,我的看法相对极端。我们现在不断听到各种消息,说某些报纸停掉了,或者换成电子形态。我认为面对这些没有回天之力,互联网将会更大面积地取代纸媒的很多空间和收益,特别是报纸。以我个人来说,现在虽然每年都还在订报纸,但几乎都不看。报纸一拿起来,发现内容早就在手机、iPad、互联网上看过了。去年我就在犹豫还要不要订阅,只是因为现在我还干这个行,得拿报纸当资料使用。所以我可以想象现实当中看报纸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更不要说年青一代一生下来就没有这个阅读习惯。比如我女儿,今年20岁了,从小对着手机电脑,报纸根本不是她的阅读习惯。这样一批年轻人成为社会中坚的时候,可以想象,纸媒这样一个传播形态自然就很弱小。

  中国的传媒情况会更特殊一些,因为它本身发育就不正常,从来也没有真正市场化过,很多东西很难用市场的角度来观察,所以它更缺乏竞争力,互联网冲击下劣势很明显。当然也有非市场因素对它的保护。比如说党办、官办媒体,通过派任务、征订等方式还能苟延残喘,所以国内这种形态的媒体很难严格地用传媒特性去分析。

 关于自掘坟墓的文章 将纸媒简单网络化是自掘坟墓
  不管怎么说,大势是难以挽回的。当然纸媒当中还有像杂志这种形态,我认为它是往另一个方向走,走向高端和奢侈品化。它会更像手工艺品,越古老样式的、手工细腻的东西,反而越值钱。杂志是纸媒当中的特殊形态,它有原始阅读和信息阅读的两重性,同时又有特性阅读,因为杂志是给兴趣相投的人看的,看某类杂志的人通常不看另一类。相比之下,报纸就太共性了,即使它们分为都市报、大众报纸、党报,但是共性还是更多。而且杂志刊登的广告也跟报纸不一样,报纸更多是功能性的,杂志是品牌及与品牌相关的产品形象的一些东西。所以杂志在受到冲击的过程中,消耗可能会比报纸小一些。

  但总之,业界的演变就是这么一个态势。几乎是21世纪初的时候,我就开始在国内外各种论坛上听到大量这样的声音。2001年,我在纽约参加国际期刊联盟大会,主题就是如何应对互联网的冲击。大家也是走过了很多弯路,一开始的时候手忙脚乱,出自己的电子版、网络版,后来又有电子杂志。我现在的想法是:简单地把纸质的东西网络化或电子化,是自掘坟墓的行为,你不但受到冲击,还拿出了一部分钱投入互联网,这是一个陷阱。说是做一个网络版,其实并没有带来新的收益,无非是苟延残喘,而互联网中产生的新的东西,是不依据纸质的思维方式产生,而互联网下生长的那些人,他们看东西是跟以前不一样的。

  比如微博,从信息的来源和散播都不是过去的那种方式了。原来的信息发布、到达是一个漫长的按部就班的过程,但是在新的媒体形态下早已被打破。现在,我无论是在厕所里、在床上,都可以获取某一点上的新闻,也可以发表对这个新闻的看法,这些都是纸质时代不可能想象的。所以,现在不只是工具或平台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发布、获取、共享的这些特征完全发生了变化。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当然会有一个过渡,但是另一个时代取代这个时代也是必然的过程,只是时间问题。

  对讨论如何效仿目前国外一些纸媒转型的例子,我认为其实不大严谨。首先,国外市场不一样,西方人并没有像东方人那么迷恋手机,杂志、报纸、电视照样存在,电视仍然是第一大媒体,网络能排到三、四位。西方特别是美国往前走几步,改一些东西,具有前瞻性,是有资本层面考虑的,我们有吗?所以,中国不能瞎跟风。况且刚才也提到了,国内情况很特殊:首先传媒发育本身不健康,一会儿用市场标准,一会儿用中国特色标准,要知道,如果用多个角度看问题,是看不清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5658.html

更多阅读

念 关于念的文章

这周日就是美国的复活节了。复活节对于全美国的基督徒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象征着耶稣基督的复活。为了迎接复活节的到来,美国全国上下渐渐地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庆祝,人们管整个这一周叫做复活节周——EasterWeek。今天

一篇关于狗狗的文章 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

这是一篇关于狗狗的文章,是我一个同学的同学的同学写的。我在看这篇文章时,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面对这么可爱的狗狗,你怎么忍心看到他离开?心一定是刀绞般的痛。我想到了我家花卷,每天和花卷一起吃,一起玩,看到他像小娃娃一样的表情,真

新凤霞的《花为媒》 评剧花为媒全剧新凤霞

评剧大师新凤霞的《花为媒》,是我最喜欢的一出喜剧形式的戏曲。戏中演员的表演一流,故事本身也妙趣横生。大师新凤霞的唱作俱佳。据说当时她已经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将步入中年,但人家仍把二八佳人的风情神态演绎的惟妙惟肖。《花为媒》中

关于心理学的一篇文章 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

一、你认识自己有多深,你的路就能走多远———术语一:自我察觉“谁如命运似地推着我向前走呢?那是我自己,在身后大踏步走着”--泰戈尔--术语一:自我察觉,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行为态度的知觉与了解。自我察觉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需要、动机、

关于感情的文章 关于感情和时间的文章

关于/有关感情的文章    那些年,曾经的爱点击:103600 评论:386曾经问过讨论过会想过什么是爱,什么又是 无奈 、无言的相对,我似乎已明白;想爱、不能爱、不敢爱,这是一种什么 感觉 ?酸甜苦辣中可有此味?万念俱灰、支离破碎、这又是一种

声明:《关于自掘坟墓的文章 将纸媒简单网络化是自掘坟墓》为网友人酒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