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没有固定模式的时代,每个人都充满梦想,并且有足够的理由为此前行。当奋斗成为乐趣,一切都会成为可能。朱琛就是这样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在这位年轻创业者的思考体系中,“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也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选择创业 1997年,在繁华的北京西单街头,一家法式洗衣店开业了。其清新悦目的店面设计、透明化的经营方式、先进的干洗设备、完整的洗衣流程、高质量的洗衣效果……像一道靓丽的风景,带给人们无数的惊奇,这就是福奈特全国第一家一小时洗衣、自动磁卡取衣的样板店。 这一年,朱琛大学毕业留在了北京,和几个朋友一起在西单做些仿真首饰之类的小买卖。虽然是小买卖,朱琛仍然全情投入,无暇旁骛,生活中,附近那家福奈特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1998年西单改造,有一天,朱琛再去洗衣服的时候发现洗衣店已经拆迁了。起先朱琛觉得很不方便,转念一想,不如自己开间洗衣店吧。“没有多想,好像有一种信念,觉得这件事情能够做起来。”朱琛后来将自己的敢想敢做归结于“胆商”,“以前人家谈‘智商’、‘情商’,其实创业还需要‘胆商’。”当时,福奈特在北京的店尽管还只有五六家,但是已经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率先将早已流行于欧洲洗衣业的特许经营模式引入到国内洗衣市常于是,朱琛揣着做小买卖的一些积蓄找到了福奈特公司,很顺利地谈好了加盟事宜。
选择亚运村
成为加盟者之后,朱琛冷静了下来,他考虑最多的便是店址的选择。洗衣店经营成败的一条关键因素就是店址是否理想,因此开店前最重要的工作是选址。繁华的商业区、客流量较大的商场和超市以及超过一定常住人口数量的中高档居民区才是洗衣店的优选位置。那段时间朱琛似乎并不着急,在北京城里大街小巷不停地跑,不停地看,不停地想,“有张有弛嘛。”他笑着说。创业的冲动此时回归于一种理性——合理的选择。
最后选定的地址在亚运村。当时的亚运村并不如现在这般热闹,但这里有密集并且仍在蔓延的社区和高档写字楼,蓬勃有生机,朱琛被这片森林般的图景迷住了。“亚运村肯定会有发展,过不多久商机便会显露出来,气氛一活跃,生意好是绝对的,我早先一步进来,客户也就早先一步培养起来了。”这样悉心论证花去了朱琛差不多一年时间。 福奈特洗衣店的投资门槛是50万元,其中设备的投资占了很大比重。所有的加盟店都要求统一配备先进的全封闭环保型干洗机,设备型号及配置与欧洲发达国家同步。朱琛开始的想法是先入个门,一步一步做起来,可是一旦投入进去,这个完美主义者发现自己的计划书当真成了一张白纸,自己已经花掉了超过预算3倍的资金。他感觉开始是自己构想信念,现在是信念推着自己走,于是他淡淡地用“年轻”二字将自己这个算不得失误的失误掩饰好,继续全力以赴。 朱琛的洗衣店终于开张了。 选择经营模式 福奈特在甄别与筛选加盟者方面有着严格的考察标准。加盟者首先必须能认同福奈特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能够将经营洗衣店作为一项事业,同时还要具备承受风险的心理素质。一方面,朱琛具备作为创业者的良好素质,并得到了福奈特的认同;另一方面,朱琛也认为,“福奈特那种代表着洗衣业发展方向的全新模式吸引了我。” 与传统的门店收活、中央工厂集中清洗的传统洗衣店不同,福奈特的经营模式全部采用“前店后厂”透明式的经营,这也正是朱琛想要选择的。 谈到经营,学管理出身的朱琛头头是道,“我想做到的是将成熟公司的管理理念运用到这个小洗衣店中来,从现在的人管人过渡到制度管人,将管理制度化、表格化、程序化……洗衣店也需要文化,一开始我提出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以创新求领先……”这样的交谈让朱琛找到了一种事业小成的满足感,而创业之初,他也亲自动手做过宣传单,亲自做业务推广,挨家挨户上门服务,亲自站前台。有一次一位顾客来取衣服,朱琛热情招呼,并且叫出了客人的名字,客人十分惊讶,当然,更多的是一种亲切。 朱琛认为经商有三个层次:从商、客商、友商,友商是大乘,也就是将顾客当作朋友,因此他要求前台店员对顾客要熟悉一些,再熟悉一些。就这样,朱琛的洗衣店颇为平顺地在亚运村站稳了脚跟,培养了很多忠诚度颇高的会员制顾客,还成立了“爱衣俱乐部”,牢牢把握了当地的市常朱琛对未来满怀憧憬,“我需要不断做出选择。”年轻的老板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