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拔出石中剑(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74990131394.jpeg)
系列专题:《华人世界的创业书:自慢Ⅱ之以身相殉》
梦想成就台湾最大出版集团 在合并的前3年,我全力经营商周出版社,扮演赚钱、增加现金的角色,但赶不上集团扩张的速度,我们的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这时我不得不请缨担任集团总经理的角色,看看能不能改善整个集团的营运。 我开始导入绩效管理以及利润中心制度,要求各营运团队要对自己的营运成果负责,以免造成整个集团的负担,只不过这种做法引起团队极大的反弹,而导致几位原始创办人离开城邦,独立门户,这也成为台湾出版界重要的话题新闻。 (创业陷阱:创业者也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是对的,如果不断分析、检讨,确定自己是对的,那不论遭遇任何的困难,都不可以改变。我对城邦内部管理系统的整理,在经过小团队试验证明是正确后,就全力推动,绝不退让。) 我无法停下利润中心、绩效管理的脚步,因为每月动辄数千万元新台币的资金缺口,关系着城邦能否持续维持经营的命运,我也阻止不了共同创业伙伴的出走,我唯一的目标是让合并后的城邦不要倒闭,变成台湾出版界最大的笑话。 虽然面临资金的困难,但城邦集团营运体系的建立也没有一天停下脚步,我们努力打造出版的后勤服务平台,让所有前端的出版团队能有强大的后勤支持系统。 我的理念很简单,出版有许多环节,个别的独立出版团队只能照顾核心流程,对其他周边流程几乎放弃,因此营运永远无法上轨道,所以我喊出:“把每一个细微的出版流程,都用最专业的态度管理。”而这个后勤平台便扮演了专业管理的角色。 后勤支持平台包括印务、渠道业务谈判、后勤仓储、库存管理、物流运输、财务、IT系统、法务和人力资源……这是个复杂的平台,而出版团队则保留选题、出版、营销等工作,以独立自主的方式运作。 (创业陷阱:“整合有效益归平台,独立运作有效益,则归出版团队。”这是我们在决定构建平台时,喊出的口号。严格来说,我们也不知道这样的分工正不正确,但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测试、不断调整,正是创业者必须有的态度。) 我们也喊出了“Plug & Play”(插上电源就能运作)口号,指的是出版团队只要接上后勤出版营运平台,就可以得到最好的支持和照顾。 城邦合并之后的前几年,营运的快速扩张绝对和这个营运体系发挥的综效有关,城邦很快就成为台湾最大的出版集团。 这期间,我们在组织内先后推动了ISO9000,也推动了上市上柜的九大循环,当然也努力地完成了内部工作的标准化作业,这代表了我要用现代的管理系统,来提升老旧的出版行业的营运绩效。 从传统经营走向企业化管理 不过这些努力,面临了集团内部的营运理念之争,大多数的老出版人都认为,出版是创意的行业,不应该被管理,管理制度只会扼杀出版的理想和创意,他们的自由浪漫,让城邦内部绩效的提升、管理的追求变得十分困难,他们觉得我所推动的系统化、标准化、纪律化的管理制度,背弃了城邦合并时的盟约。 我虽然被视为“大逆不道”的出版人,但我没有退路,不走上现代标准化的系统经营,绝对不可能成功,所以我不顾一切地走上ISO,走上内稽内控,最后还走上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道路。 传统的放任式出版工作方法,仰赖有经验的工作者,仰赖创意,也仰赖运气,营运的绩效时好时坏,无法长期维持稳定,再加上偶然过度理想化,把文化人对社会的十字架背在身上,难免就会出了太多有意义但生意不足的书,这会使集团的财务陷入困境。 (创业陷阱:创业过程中,一旦组织扩大,就必须要走上系统、制度之路,稍有规模,就离不开资讯系统,所以对IT投资绝不能小气,城邦的例子说明了IT系统的重要,也是城邦经营上的最有效的武器。(城邦在IT上投资了上亿元新台币的金额。) 而我推动的绩效管理、标准化流程,就是要让出版工作变成最佳化、最有效率的方法,让整个集团能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