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兴奋的,就好像在做一件无比伟大的事情,所以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失败!”4月29日,在聚光灯笼罩的舞台上,黑龙江省第七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凡奇集团董事长刘成刚发自肺腑地说。
仅仅8年时间,刘成刚从零成步,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资产过亿元的知名企业,在地产、教育、培训等方面独领风骚。 一些年轻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刘成刚给出的答案是:精神+勤奋+“拿来主义”,“前两者是一个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后者指的是方法论,即如何选择创业项目,这一点恰恰是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刘成刚认为,选择一个好的创业项目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而最省时省力省钱的办法就是“拿来主义”———把发达地区先进和成熟的东西“拷贝”和“嫁接”过来,为我所用。“别人没有的,你做;别人有的,你就做得更好。生意经就是这么几条,关键是你自己悟出来了,就一定会赚到钱”。 听刘成刚讲经商之道,会让你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创业原来如此简单。而其实,从决定创业到做出一番事业,刘成刚的历程岂止是不简单。 落差:从成功的广告人到“盲流” 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刘成刚1996年“下海”时,辞去的职务是“黑龙江省电视台广告部副主任”、“广告公司副总经理”。在人们的眼中,这可是一个梦寐以求的“肥差”。而对于这个当时年仅29岁的“广告人”来说,也正是前途无量的时刻,怎么会轻易放弃美好前程而“自寻短路”呢? 当时,没有人能理解他这无异于“自杀”的举动。一位对他抱有极大期望的领导曾经指着刘成刚的鼻子说:“你要是‘下海’,咱们从此以后就谁也别认识谁!” 8年后,坐在记者面前的刘成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缓缓地说:“如果仅仅是为了钱,我不会‘下海’经商。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而经商却是我这一生中最想做的一件事。” 就任广告部副主任之前,他在黑龙江省电视台做了6年的财经记者。刘成刚说:“这段经历让我开阔了眼界,也培养了我善于研究问题的习惯。” 刘成刚的勤奋在台里是出了名的。每天,他都是7点钟来到办公室,先拖完地板,再把20多人的办公桌擦一遍,然后拎着3个大暖瓶从13楼奔到一楼提水,办公室6个大暖瓶需要往返两次。白天采访,晚上他把联播的稿子拿回家研究如何写稿。一年后,他就成了“每天都在写稿的记者”。即使现在当上了“大老板”,他还是保持着当年勤奋的劲头,在他的工作时间表中,从来就没有过休息日。 作为财经记者,刘成刚处处留心经济领域发生的事情。比如化妆品的利润是多少,家电为什么涨价,这个月房地产的广告为什么增长等等,还经常去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与各种各样的商贩、形形色色的老板“神侃”。 人们常说,机遇往往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但也有人慨叹,现在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少。刘成刚却不这么想。他认为现在的创业机会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只不过现实对创业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在他看来,资金并不是创业者最重要的资本,创业的冲动、对市场的认识以及管理、文化等方面积淀才是最重要的。“有钱谁都会做,关键是能够不给钱去做,花最少的钱去做,用一块钱能撬动10块钱,这是本事。” 的确,刘成刚“下海”时,没什么积蓄。母亲拿出了给弟弟准备出国留学的8万元钱,他又向亲戚和朋友借了一部分,凑足了20万元,在哈尔滨市的革新街租了一间14平方米的小屋,雇了3个帮手,就开始了创业之旅。一次,一个同事路过这里时,正看到他与工人一起往屋里扛货,便随口说了一句:“你怎么也成了‘盲流’了!” 第一个100万元:来自不熟悉的行业 创业的第一步,刘成刚选择了化妆品行业。这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他原来是省电视台广告部副主任,还兼任广告公司副总经理,手里既有领导关系,又有广告客户,要是成立广告代理公司就太有优势了。”身边的人都这样议论。刘成刚说,之所以选择做化妆品,一方面是这个行业的利润空间特别大,另一方面也想证明自己能行。 每天,刘成刚在自行车后座上驮上袋子,挨个给商场送货,背后经常有人指指点点:“放着专车不坐,改骑自行车锻炼身体了。” 那个时期是他创业最艰难的时期,他经常为钱发愁,甚至流泪。刚开始做化妆品代理时没有经验,货被压死了,前半年时间内,刘成刚给员工的工资都是欠条”。雪上加霜的是,因为生意冷清,借钱给他的亲戚上门讨债并要求加收20%的利息。也有让刘成刚感动和落泪的时候。创业初始,租了店铺、预付了货款后,刘成刚的兜里再也找不出一分钱了。可店铺怎么也得粉刷一下吧,但就是这点儿涂料钱难住了他。徘徊了一夜,第二天早晨6点钟,刘成刚忐忑不安地敲开了一位同事家的门。不一会儿,当同事夫妻将2000元钱塞在他手里时,刘成刚忍不住哭了。这是他记忆中的第一次流泪。 生意有了些起色后,刘成刚在哈尔滨市的一些商场租了柜台,他自己亲自“站台”,热情地向顾客推荐化妆品。“那时一天能卖到1万元,而相邻的品牌柜台却只有4000元。”回忆当时的情景,刘成刚异常兴奋,“创业虽然艰苦,但是精神上却非常充实,始终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果真,一年多下来,刘成刚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100万元! 成功路径:“拿来主义”和“鸡头凤尾”理论从代理化妆品起步,刘成刚的事业呈滚雪球般发展,先后涉足工程装修、广告、地产、教育及人才培训等产业,企业也成长为一个拥有800多个股东的集团股份公司。回首走过的创业之路,刘成刚总结成功的制胜法宝是“拿来主义”和“鸡头凤尾”理论。 “过去讲,‘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但现实要求我们既能当好‘凤尾’,还能做好‘鸡头’。”刘成刚认为,在国外或发达地区被称为“凤尾”的事物,在国内或者当地可能就会成为新生的“鸡头”。被别人无数次证明是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只要“拿来”做有效嫁接就OK了,这就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 “比如说我最先代理的‘美国一号’系列化妆品,一瓶摩丝进价26元,市场销售价是120元;精华素也是我第一个引进哈尔滨的,利润更是非常可观。我后来做最熟悉的广告行业,也没走传统的‘广告代理’的老路子,靠广告差价赚取利润,而是学习国际通行的做法,创办自己的媒体《时尚广撤和凡奇影视。” 在刘成刚眼里,“拿来主义”并不是简单的“克卤和“拷贝”,也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但刘成刚引进项目时追求的一定是本土上的“鸡头”地位,创造第一,引领潮流。 有一次,刘成刚到美国去,看到美国孩子在家庭里通过网络学习中文,他便依托黑龙江省著名的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办起了“三中凡奇网校”,不仅使林区、矿区、偏远山区的学生身在本地就可置身于哈三中课堂,同时也可以使哈三中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全社会共享。在“拿来”的项目上,刘成刚坚持一个原则,此地没有就率先引进,别人若“跟进”就做出特色。刘成刚是最早将网络教育引进黑龙江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市场竞争激烈起来,刘成刚就开始“变招”。日前,凡奇集团公司作出了一个大胆的举措:今年年底,凡奇网校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免费向全国开放,全国所有的中学生都将成为受益者。
近几年,刘成刚开始涉足地产。虽然起步较早,但一出手就与众不同。他打造的楼盘多数是面向高端市场,引进国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住宅理念,规划具有个性化的住宅区域,以致出现了抢购现象。他率先实施的产权式酒店经营模式也受到业界的追捧。 刘成刚说,他的这些思想和理论得益于眼界的开阔。因此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属下:只要有机会就一定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每年,刘成刚对凡奇集团优秀员工的奖励就是出国考察。现在,凡奇集团的一些重要业务都由年轻人“担纲”,其中5位优秀经理人还跻身百万富翁行列。 终极目标:企业发展与社会效益和谐统一 刘成刚在创业史上最得意的一件作品,是2001年兼并黑龙江省科学器材公司,堪称经济学上“小鱼吃大鱼”的经典案例。虽然那时的凡奇集团已经进入发展的“成熟期”,但一次性拿出1600万元的收购现金还是有些困难。正当刘成刚等公司高层为500万元缺口而忧心忡忡时,公司员工自发组织了筹款行动。短短的一周时间,就凑足了500万元。 “当一位老职工将装钱的兜子放到我的办公桌上,留下一句‘这是我的全部家当’时,我真是十分感动,我也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作为一个董事长肩上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刘成刚激动地说,“凡奇公司不是我个人的,它属于所有的股东,属于这个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及一个企业的存在必须具有社会价值。” 正因为此,刘成刚追求“企业发展与社会效益和谐统一”。今年春节期间,刘成刚在日本进行了一个月的商务考察,途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场面深深地定格在他的脑海里:一群参加冬令营的日本学生进行登山比赛,其中一个学生的脚受伤了,同组的其他3个学生搀扶着他一起前进,到最后是3个人轮流将他背上了山顶。 “日本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野外生存能力是中国孩子所不能及的,而孩子的弱点就是一个民族的弱点。”几个月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刘成刚。不久前,一个大胆的想法诞生了:投资3000万元,建一个国内民营资本投资最大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 刘成刚作出这个决定是有底气的。3年前,他在郊外投资购买了6500亩土地,到现在已升值数倍。公司财务总监给他算过一笔经济账:如果变现的话,那块地转手就可以净赚2650万元!但刘成刚想拿它做事,他要为中国的孩子尽一份责任。 刘成刚说,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中国的未来,只有他们优秀了,中国才会强大。“我只是搭建一个素质教育的平台,如果有必要,将来我愿意将它无偿交给教育主管部门来办,让更多的孩子经受风雨,磨练意志。”目前,刘成刚正在为设立一个300万元的素质教育基金而忙碌着。 今年3月,刘成刚又将目光投向社会的就业难题,开办了东北三省首家民营人才市场,并在黄金地段辟出2000平方米开办人才招聘大集,免费向社会开放,并联合当地媒体为下岗职工开辟就业绿色通道。 据不完全统计,8年来,刘成刚及凡奇集团还累计向社会捐款达4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