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企业家成长警世恒言:西丰事件后》
因为价格下调幅度比较小,所以销售量也上不去。相对于居住需求来说,目前北京的房价还是偏高,北京的楼市泡沫没有很好地化解。
![第17节:“万人购房团”能否成为救市良方(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63738537609.jpeg)
“在长期处于有价无市状态的时候,对开发商来说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调价,通过把价格适当下调,调整到一个市场预期的价位;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用时间来换空间,等于是价格可以不变,但是必须用更多的时间才能得到一个好的销售情况,比如一个十万平方米的项目,别人一年销售完,你可能要销售两年。”陈国强所长告诉《法人》记者,采取哪种方式主要取决于开发商的销售预期。 对于目前的房价,邹涛也向《法人》记者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现在的房价离老百姓的实际购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仍处在一个从泡沫回归理性的过程。 “我觉得评判房价不应该以06、07年被炒高之后的水平为依据,而应该以05年之前的房价基数为指标,结合06、07两年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我认为每年在10%~15%的增长幅度是一个比较科学的数据。”邹涛表示,近几年的房价增长是不正常的,是被短期的投资、投机行为推高的,“绝对是泡沫,绝对是有问题的”。 “明年才是真正的寒冬。”邹涛认为,对房地产商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降价,把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那样对行业、对社会都是有利的。 炒作还是良策? 随着万人购房团现象的出现,一些指责也随之而来,“万人购房团”是否真能改变购房者“弱势群体”的地位?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都遭到了多方质疑。 “是有一些声音在指责我们,我们也分析过是谁在攻击我们的平台,谁希望我们的平台早点完蛋。其实真要是有质疑的话,应该没有老百姓加入才对,可为什么我们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加进来,最多的一天就有17 000多人?”邹涛对《法人》记者表示。 在邹涛看来,指责“万人购房团”的人无非是一些高价楼市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希望房价暴涨。而“万人购房团” 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才引来了他们的质疑,甚至是谩骂和无端的人身攻击。而真正愿意树立品牌形象、真正愿意面对老百姓的房地产商是不会排斥这种现象的。 “我认为有质疑是好事,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我之前曾专门写过一封感谢信,感谢那些质疑、攻击和谩骂我们的人,如果没有他们的质疑我也不会走得这么坚定,我们的平台也不会走得这么稳。”邹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