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企业家成长警世恒言:西丰事件后》
再次,土地政策并没有参与救市,从严的土地政策并没有松动,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松动。 央行、银监会8月27日联合下发、限制向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限贷令”)。“限贷令”规定,对不同的房地产项目,采取不同的信贷政策,或是审慎发放贷款,或禁止发放贷款。严格按照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坚决禁止金融机构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专门用于缴交土地出让金的贷款。对国土资源部门认定的房地产建设用地,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完成该宗土地开发面积不足1/3或投资不足1/4的房地产项目,应审慎发放贷款。对闲置2年以上的房地产项目,禁止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或以此类项目建设用地作为抵押物的各类贷款(包括资产保全业务)。土地储备贷款采取抵押方式的,应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证,贷款抵押率最高不得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70%,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年。 事实上,“限贷令”出台后,已使得房地产开发贷款政策进一步收紧。10月23日,国务院接着发布了要求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的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再次重申强调了规划期内全国耕地保有量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条红线,又一次重申强调了节约集约用地。这就意味着,中央政府目前对从严土地政策和从紧开发贷款的政策没变,开发商资金短缺的压力依然存在。 最后,大多数开发商不愿意降价,与消费者要求降价的愿望形成对抗式矛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情绪。除这种情绪对抗因素之外,另一个真正影响到房地产市场走势预期及房价走势的重要因素,就是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形成的心理博弈。而不断推出的政策等,主要只是些外部刺激因素,因预期深度改变和情绪作用,往往被化解或降低了效力。
![第22节:盯着楼市的眼睛累了(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63733704942.jpeg)
短期内连续多次出台一些试图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如果都不能产生效果的话,房地产市场上的诸多因素可能会变得复杂起来。因此,决策层应当心并防止消费者出现政策之审美疲劳,从而形成更加观望、等待乃至弃购的心理症结——可能反向解读新政策,强化市场逆反心理和逆行行为,导致房地产市场预期深度委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