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除了激情,对互联网一无所知,是否还有成功的机会? 这是酒仙网董事长郝鸿峰创建酒仙网时的真实写照和困惑。 理想都是阶段性的。2001年,郝鸿峰创办山西百世酒业集团,作为大股东他出资5万元,二股东出资1万元,三股东出了一台二手电脑作价6000元。到了2005年百世已成山西最大的酒商。 2008年在酒业的狂欢节——成都糖酒会上,那样的氛围非常容易激发个人扬名立万的创业冲动,郝鸿峰想做世界第一。查了一下刚认知的百度,发现世界最大的酒商是帝亚吉欧,销售额1000多亿元人民币,而百世的销售额不过几亿元。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稍有气馁的郝鸿峰调整了理想,做中国第一,并设想了两种途径。 一是办一家酒厂,像茅台五粮液一样牛,可以做到100亿元。第二是做零售,像国美苏宁一样。最后发现这也是一个坚决不能干的买卖。 那时大的酒业渠道大部分都在亏钱,多的一年要亏损5000万~6000万元人民币。而且要做到100亿元的规模,一家营业额500万的门店要开2000家,以一家店十个人计算,全国也要2万人。尤其在房租高昂的当下,一个如此低毛利率的生意成本要如此巨大! “带着高房租的困惑,带着对梦想的追求”,郝鸿峰在清华EMBA的最后一堂课上初识电子商务,“一个点就可以覆盖全国的商业模式”让他非常激动,要知道那可不要房租啊!“我要做电商”,郝鸿峰称,做出这个决定凭的是商人的第六感。 2009年郝鸿峰创建了酒仙网(如今的酒仙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一批山西“地头蛇”杀到北京,郝鸿峰和他的创始团队如屌丝般住在集体宿舍,他们雄心万丈,但没有方向,资金短缺,没有盈利模式,除了相信未来我们会赚钱,不知道现在该干什么。而酒仙网怎么看都只是像一个展示平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电商。因为没有在线订单交易,所有的交易都是线下完成的。 找不到未来的时候,最大的可能和本能就是追逐潮流。像所有烧钱的电商一样,酒仙网也开始走低价路线。麻烦来了。酒业传统销售模式层级分明不容侵犯,酒仙网的低价策略无疑触动了传统经销商的利益,从而遭到酒厂和经销商的抵制。 正如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所言,生意成功是需要运气的。郝鸿峰的转机来自于渠道变革带来的机会。 2013年政府开始限制“三公”消费,酒业消费市场作为一个高定价、高回扣的政府消费为主的产业陷入了困顿。酒厂单纯依靠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没法完成以往的销售目标了,酒仙网的渠道价值凸显了出来。这意味着酒仙网市场位势的逆转。 此时,郝鸿峰还明白要充分的调动市场元素——技术、产品、团队,尤其是资本。 郝鸿峰的运气还在于拿到了红杉资本投在电商的最后一笔钱。此时的VC异常冷静,京东等大的电商平台尚且看不到盈利希望,新的电商又蜂拥而起,小电商大面积灭亡是必然的事。没有深度差异化的电商如履薄冰。 酒仙网的策略是做足深度而非广度。郝鸿峰说,许多电商盲目扩张自己的品类,把自己给撑死了。酒仙网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执着于酒,在未来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我们这个团队只卖酒。 从传统经销商转变角色到电商,郝鸿峰认为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互联网的速度。商业模式变化太快了,没有谁能笃定基业常青。
![郝鸿峰:电商难在高速度](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02944245539.jpeg)
中国最早的电商之一8848的创始人老榕曾对未来非常笃定:“我不相信8848会崩塌,就像亚马逊永不会干涸一样。” 这是当年最有希望成为今天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企业,比当年的阿里巴巴更有希望。但他很快就成了先烈。 电商竞争的残酷在于要力争行业第一,第二、第三的生存状况都很危急。比如酒仙网占据酒类电商50%的市场份额,第二名只占6%~7%的份额。 郝鸿峰说,做电商根本不难,比起传统生意简单多了。难在它的高速度,要求一年就把传统生意四年的事情做完,这就要求你全力以赴,不能犯糊涂。每天处于高度焦虑状态。 或许成功的要义不仅取决于商业模式,而是创新的勇气和适应新业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