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行动手册:工作没有任何借口》
这一来,他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仪表、电门的位置都清清楚楚地印在脑中;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他马上可以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操作手册他都能背诵下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他不看手册也完全能处理好。 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标准,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效果! 类似这样那样的困难还有很多很多,但杨利伟就是凭着这种敢于挑战困难、不断钻研的精神,在一批优秀的宇航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第一位宇航员! 许多人评论:"大家都那么优秀、那么出色,每天为了一个梦想去努力,但最后只能有一个人来接受这样一个光荣的任务。这的确说明杨利伟有着更出色的地方。" 杨利伟又是怎样说的呢?他说: "只要我们勇于挑战困难,困难就必然为我们所克服!"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太多以"难"为理由而不去完成任务或者让任务打折扣的情景。与杨利伟一比较,我们的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那些看来"难"的理由,实际上是我们不去努力和拼搏的借口! 那么我们该怎样彻底杜绝这种"难"的借口呢? 第一,保持斗志。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得好:"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斗志,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斗志,那些事情才难以做到。" 是的,"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要像杨利伟那样,不怕迎接任何大的挑战,再难的任务也能完成。 第二,保持信心。 自己预设的困难成为完不成任务的借口,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其实,看起来难以逾越的那座山,是我们自己搬过来挡住自己的路的。只要我们勇于突破这重自我的障碍,拥有必胜的信心,就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没有"困难",只有被"难"困住的心! 3.迎难而上,而非知难而退
![第32节:不找借口,‘最难完成‘的任务能完成(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54463449496.jpeg)
面对困难,总有两种态度:知难而退与迎难而上。 知难而退的人,往往是把"难",当成不去努力奋斗的借口,最终往往无法完成任务,或者即使完成也大打折扣。 迎难而上的人,往往把"难"当成非克服不可的障碍,最终往往不仅能完成任务,甚至完成的效果比想象的更好。 央视《新闻会客厅》栏目定位锁定政府高级官员,约访难度极大,栏目主持人沈冰,因此练就了一套"磨"功。 有一次,节目组决定请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来参加节目,提前把方案交给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可是一直没有得到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