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第18次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中俄双方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能、核电站、水电站等多个领域均达成合作意向,签署了21个合作文件,增供原油、气价谈判以及技术合作成为重要议题。 俄罗斯高层也表示,2013年是中俄能源合作“突破年”,未来双方在油气领域合作将不断加深。中俄能源合作再获突破。
![国企和民企合作 俄能源开发,民企可与大国企合作](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02893296222.jpeg)
不少民营企业嗅到了未来与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机会,而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岳来群认为,煤炭、石油炼化、天然气,都是垄断性很强的领域。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大央企去做可以,如果民营小企业去做、怎么做,前景不明朗,要看三中全会后是否在政策层面有新动向。 俄罗斯现在经济发展很快,虽然欧洲天然气出口有一些困难,但是也没有到必须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和原油的地步,所以俄罗斯现在对中国的态度有一定拿捏,这出乎中国的预料。中国在与俄罗斯谈判中,有远东等好几个竞争伙伴,所以操作起来双方还是有一些沟坎。 而中俄资源的互补性,使得双方在国家层面的合作不断升温,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俄罗斯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但其传统的市场在欧洲正萎缩,必须要寻找新的市场,这个市场就是中国,所以其对中国的依赖度很大。 反过来,中国对俄罗斯的依赖也很大,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源安全,俄罗斯对中国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市场:俄罗斯本身是一个很稳定的国家;与我国边界交接,从陆上安全来说,比中东要安全得多。 林伯强认为,在细分领域,最看得见的机会就是天然气,目前国内正在大力治理雾霾,火电发展将会受到限制,不允许建火电厂,必须从其他地方买电,而俄罗斯的电力资源很丰富,东北地区从俄罗斯买电是可行的。基于此,岳来群认为中国民营企业与俄罗斯在能源合作方面有很大的机会,如以小企业的身份与俄罗斯合作地质勘探等。 事实上,目前民营企业与俄罗斯企业在能源合作更多考虑短期利益,但是短期赚钱不容易,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比较缺乏。接下来,民营企业可以考虑与国企合作,共同走出去,减少风险,也有利于民营企业进入俄罗斯的能源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