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染不得‘多动症’,店址也是老字号的‘根’,扎得越久就越深,这种跨越世纪沧桑的记忆足以感动顾客。”
前段日子,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协会忙得不可开交。
当北京的老字号扎堆进了秀水街时,上海的老字号则热热闹闹地搞起了“网上开店”。一座“上海中华老字号网上商城”前些日子在网络上亮相,引来众人关注。
据记者调查,热衷“网上开店”的老字号们,大多是为了适应新兴的网络消费方式,这些老店希望通过“网上开店”,来拓宽老字号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消费范围和层次。然而,也有业内人士吐露真言:老字号热衷“网上开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据上海老字号协会统计,上海目前拥有286家老字号,其中店史百年以上的有61家,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的有51家。然而,这些老字号店家要到何处寻觅,记者却犯了难。
“当然是去南京路上找咯!”“老上海”王屏英老伯自信满满地为记者指路。王老伯旅居国外数年,这次回国,正想到那些让他念念不忘的老字号商店去好好采购一番。可是,当他和记者一同来到南京东路时,看着满眼五光十色的洋品牌店招,王老伯傻眼了。
曾经,南京东路因老字号集聚而享有“中华第一街”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南京路商业形态的一次次调整,众多老字号商店逐渐隐退,目前还坚守在南京路上的老字号已是屈指可数。在过去同样老字号扎堆的淮海路上,如今,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老店家更是难觅踪影了。
王老伯一边叹息,一边讲述起老字号留给他的珍贵记忆:“南京路上的老字号,我怎么会忘记呢!我人生中有许多第一次,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王开照相馆拍了第一张生日照,在吴良材配了第一副眼镜,在大光明看了第一场电影,在亨达利买了第一块手表,在培罗蒙置办了第一套西装……”
像这样的国内老名牌,王老伯还随口数出了很多:早上刷牙用的牙膏是白玉、中华,护肤最常用的是美加净,后来有电视了,最有名的黑白电视机品牌是“飞跃”和“金星”,有很长一段时间,“长城”“大地”风雨衣风靡全国……现在回想起来,王老伯对这些老品牌还是赞不绝口———永久、凤凰自行车好骑,经久耐用,上海手表走几十年照样很准,培罗蒙西装挺括、潇洒,还有美加净、白玉几十年不变的淡雅、清新让人留恋。
就像细数着儿时的老朋友,王老伯的话语中满是依依不舍。走在南京东路上,他时不时停下脚步告诉记者,这里过去是“王星记扇庄”,这里以前是“小花园”鞋店,这边原来开的是“盛锡福”帽子店。说着说着,他仿佛想起了什么,拉着记者就往福州路跑。来到福州路343号,抬头一看,杏花楼的金色招牌熠熠生辉。“这家还在,这家还在!”王老伯兴奋地喊起来。
咬着豆沙月饼,王老伯连连说:“还是当年的味道!”小小的一只月饼,驱走了老人的遗憾,临走时,他嘴里还念叨着,“过两天,我要带孩子们来这里吃地道粤菜。”
看着王老伯远去的身影,记者不禁感叹,一个不曾迁移的门面,一种经久不变的味道,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大约,这就是老字号隽永不衰、鲜活至今的奥秘之一吧。
在网上购买老字号产品的周女士坦言,若不是找不到老店的门面了,她不会选择网上购物,“走进老字号的老店家,那也是一种享受。”
而事实上,上海的不少老字号就是因为频繁迁址而伤到了筋骨。“小花园”鞋店从1993年退出南京东路后,三迁其址,如今深藏在天津路上,常常有慕名而至的顾客因为找不到新店而失望离去,鞋店的营业额也从原来的一天数千元跌至最少时一天卖不掉3双鞋。和“小花园”相似的情形还有许多。
“老字号染不得‘多动症’,店址也是老字号的‘根’,扎得越久就越深,这种跨越世纪沧桑的记忆足以感动顾客。”与老字号结缘颇深的杏花楼总经理杨培民这样为记者解答。
的确,老字号是城市文脉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家留守百年的老店就是一段城市历史,怎能说拆就拆、说搬就搬?留住老字号的“根”,也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
9月25日,“上海老字号博览会”将亮相上海展览中心。
老字号,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回忆,更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辉煌。去年底,国家商务部认定第一批430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上海占了51家,列全国第二位。然而,作为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上海的老字号目前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在以博览会形式回顾老字号历史的同时,如何擦亮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接续百年辉煌,又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对此,众多老品牌各有新招,而杏花楼总经理杨培民的一句“把根留住”,让我们回味良久。
积累,而‘化’则是扬弃、升华和内化的过程,需要修炼,需要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老字号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更需要一份沉静和耐心。”正是带着这样的姿态,百年杏花楼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为有着文化自觉,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杏花楼就对自己的品牌和精良的传统制作工艺的价值有了深刻认识。
1997年,杏花楼把从1928年初次尝试做月饼时起代代相传下来的秘制配方,小心翼翼地锁进了银行保险箱,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杏花楼因为这个主动保护知识产权的举动,让可口可乐公司的总裁刮目相看,这位总裁还亲自找到杏花楼总经理,由衷表达了赞赏之意。
因为本着尊重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态度,杏花楼没有走盲目跟风、片面追逐时尚之路。
几年前,月饼行业突然刮起了“时尚包装”、“奢华包装”之风,一时间,月饼包装之精美华丽让人目不暇接。而此时的杏花楼月饼,依然以传统的嫦娥奔月纸盒、铁盒包装示人。刚开始,“守旧”、“古板”的批评不期而至,然而杏花楼坚守这份朴素和庄重,以此表达对中秋文化最简单却最有力的尊重。当新鲜感褪去,过度包装被众人诟病时,杏花楼最终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去年,杏花楼的月饼销量就占了上海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杏花楼的店堂里,一块七尺长、三尺宽、历经沧桑的红木店招匾额格外夺目。黑底烫金的“杏花楼”三个大字,写于“庚午孟冬”,落款是“朱汝珍印”和“甲辰榜眼”两枚印章,这是朱汝珍唯一一次书写的店招。店面几经改动,这块民国初年题就的牌匾却始终立在最显眼的位置,见证着杏花楼的风雨历程,也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这家老字号成功的原因之所在。
杏花楼的这些举措,透着一股沉着与坚定,显现了一家百年老店的自信。而放眼许多悄然消亡的老字号,缺的正是这份对自身品牌文化的执着与信心。
“无论怎么改造,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不能丢;无论怎么变,老字号的根基不可变。”老字号的文化基因,须用心呵护,代代传承
因为找到杏花楼而兴奋不已的王老伯可能尚未发现,这家创始于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有着156年历史的老店,前些日子花了半年时间修葺后,焕然一新。
步入店堂,记者眼前一亮。老店变宽
敞了,变舒适了,也变亮堂了。而种种变化背后,杏花楼对“根”的珍视使得变化后的它,依然能被老顾客们“一眼卯牢”,丝毫没有陌生感。
细心的顾客可能会发现,从1927年扩建成四层楼、七开间门面的饭店以来,杏花楼的正门始终开在第二间的位置上,如今焕然一新的店堂,正门的位置依然不变。对此,杏花楼总经理杨培民有一番深情的解读:“无论怎么改造,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不能丢;无论怎么变,老字号的根基不可变。我们必须细心呵护百年杏花楼的文化基因,用心延续代代传承的文脉精华。”
闻之欣然,在变与不变间,杏花楼匠心灼灼。
文化基因、文脉精神,这些文化之根,都承载着老字号的生命力,只有牢牢抓住它,才能孕育出老字号的新生。“我们努力将文‘化’入了老字号的内核。”在众多老字号不太景气的今天,杨培民这样解释杏花楼的持久兴隆。
如今,在颇为浮躁的市场和社会里,要一家企业不顾短期收益而潜心修炼文化,几乎是一种奢望。为了抢时间“文化”一把,有些企业用精美的Logo、漂亮的标语口号、厚重的员工手册来充当“文化门面”。事实上,这只做起了表面的“文”,却触不到深层的“化”。
“‘文’可以通过日复一日的经营来
“老字号、老品牌不能倚老卖老,坐吃山空,而要倚老卖新。传统的‘DNA’加创意,才能使品牌延续和提升。”
毕竟,能像杏花楼一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健步前行的老字号并不多。有一个数据令人心惊,在上海286家“中华老字号”商业企业中,已有92家企业处在不经营状态。在其余194家营业中的老字号里,不少企业由于体制老化、负担沉重、缺乏品牌经营人才等种种原因,已经抵挡不住众多洋品牌、新品牌的挤压,有些正面临着淡出历史舞台的困境。
老字号亟待寻找新出路。有人筹办“老字号网上商城”,让老字号在网上重获“新生”;有人举办“上海老字号博览会”,带人们重温对老字号的记忆。然而,要真正使老字号重现活力,还得“根治”。
“老字号、老品牌不能倚老卖老,坐吃山空,而要倚老卖新。传统的‘DNA’加创意,才能使品牌延续和提升。”杨培民如是说,“注重文化的力量,扶正老字号的文化之根,不是要企业因循守旧,而是在保留原有工艺和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接轨,对市场放开触角,敢于创新,给老企业注入新动力。”杏花楼正是这样做的。
一家老企业,跳动着年轻而充满激情的脉搏。采访中,杏花楼给记者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有顾客抱怨购买月饼、年货要排队,杏花楼迅速作出调整,以10天开一家门店的速度架构起食品专卖网络,目前已拥有百余家连锁门店和两家专卖旗舰店,正筹划增开20家高档专卖店,它的脚步还在迈向长三角的其他城市;
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瞩目,为杜绝手工流程可能给食品带来的污染,杏花楼在浦东金桥地区投资1.2亿元建起6万平方米的新型加工基地,引进日本制造的全电脑控制食品加工线,实现了生产流程的全封闭、全程控。所有的月饼都在完全相同的烘焙流程中制造,真正做到“分毫不差”。技术创新使老字号实现了从“前店后工场”向现代化规模型工厂的战略跨越;
有人提议老品牌也可以出新口味,杏花楼又与上海食品研究所联手成立了食品科技中心,为传统美食注入科技含量。从腊味到甜点,从小吃到菜肴,都用心做到朴素而精致;
闻听侨居海外的华人感叹吃到月饼太难,杏花楼又动起了进军国际市场的脑筋,力争做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杏花楼月饼。
细节之处,彰显品质。百年杏花楼,在今天选择的是循序渐进、不急功近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勇敢创新,但不丢弃文化之根;稳步开拓,并始终对顾客怀有温情与敬意。比起经营手段,或许,这种意识才是更值得老字号们细细体味的。
目前,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年,老字号能百年不倒,靠的其实是远见。一些“老字号”遗忘了这份祖传的宝贝,跟着这个时代焦躁起来,短视起来,也就衰弱起来;而另一些“老字号”如杏花楼、全聚德、同仁堂们选择了稳健发展之路,才得以经久不衰。
年复一年,总有一些经久不衰的老品牌感动着我们,也总有一些悄然逝去的遗憾警醒着我们。期待更多的“老字号”留住文化的根,续写新时代的辉煌。